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桂林市召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闻发布会

2021年07月22日 15:28:58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刁一真  阅读:   查看评论()

      7月22日上午,桂林市召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闻发布会。公布党的十九大以来,桂林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下的四大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精心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建桂林基层党建学院和桂林两新党建红色学院,建设完善湘江战役纪念园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与赣州、遵义、延安、龙岩等4个长征沿线城市开发5条红色教学精品路线,扎实推进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行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创新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充分运用红军过桂北、湘江战役、抗战文化等红色资源,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及桂林视察时关于学史增信的重要指示,建立线上线下“齐步走”的学习机制,线上开发湘江战役情景党史教学课程,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线下组织党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参观湘江战役纪念园,深情回顾战役历史,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信仰、信念、信心。
      二是创新实践全域党建工作理念,厚植红色底蕴,扎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桂林高质量发展。抓覆盖重融合,全域彰显党建效益。牢记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嵌入核心、融入中心、深入民心,奏响“党建强、发展强”最强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展党组织“扩面提质行动”,组建业缘、趣缘、志缘“三缘”功能型党组织3272个,桂林市1.5万多个自然村屯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创建自治区星级农村党组织825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2个,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实施党建+战略,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34名市领导包县挂点,1800多名县乡领导联乡包村,引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推动国家战略建设。同时在重大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中成立攻坚型党组织,优化升级“旅游党建”、“诚信党建”两新党建品牌,在窗口单位创建党员先锋岗、在旅游车船创建先锋号,建成旅游红色驿站129个,彰显桂林旅游胜地党旗红、党徽亮,点燃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红色引擎”。
      实施党建+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择优选派4252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创新“一村一项目”和优质村级集体经济“连锁复制”工程,桂林市1790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达5万元以上,助推我市3个贫困县顺利摘帽、510个贫困村全部高质量出列。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街道“大工委”13个、社区“大党委”115个、居民小区党组织506个,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创建先锋联盟工作站65个,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投入500余万元,开发智慧党建系统,线上推行“三微服务”,实现群众“微心愿”和党员“微资源”精准对接。疫情期间,桂林市1.4万多个党组织和20多万党员干部奋战抗疫一线,铸造“铜墙铁壁”。
      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围绕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持之以恒建强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夯实党的工作“基石”。从2017年起,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持续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提质聚力增效”十大行动,通过一年规范建设、两年示范提升、三年品牌创新,压茬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全市95.8%党支部达到自治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把破解基层党建“顽疾沉疴”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试金石”,针对部分基层组织服务场所狭小简陋破旧,开展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攻坚行动,高标准建成服务面积共6000多平方米的市党群服务中心和市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近10亿元资金,升级改造基层服务场所,打造各级党群服务中心2050个,全市179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300㎡以上达90%,115个城市社区服务群众场所平均面积达812㎡,基层党组织阵地焕然一新。针对基层力量不够、队伍素质不高等难题,在全区创新定额选聘1505名村级党组织组织委员,从市直单位选派55名优秀党员年轻干部到城区任社区(城中村)第一书记,全面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创建“四库课堂”提高农村党员培训质效,锻造“硬核”基层骨干队伍。
      抓品牌创标杆,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建立桂林市委常委领衔联系指导党建品牌建设制度,桂林市委常委共协调资金1.5亿多元创建“漓水象山•党员工作室”“五彩先锋服务队”等31个示范品牌;开展创新党建品牌选树推广活动,按照“四有一好”创建标准,评选各领域各行业党建品牌60个,示范带动17个县(市、区)、市直单位创建党建品牌300多个,“三带四区”基层党建新格局日益成型。
      抓关键树导向,扎实推动党建责任落地生根。始终牵住党建责任制“牛鼻子”,层层传导压力,织就纵横有序、条理分明的“党建责任网”。市委坚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季度例会制,对基层党建“把航定向”“精准施策”,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扛好主体责任。建立明责、考责、问责“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倒逼责任落实落细。在全区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我市连续四年综合评价为“好”等次,名列前茅。
      三是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营造担当作为良好环境,凝聚助推桂林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建立“8090”科级干部库、选调生储备库,跟踪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后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选聘渠道,2019年以来,公开招录选调生237名、公务员1289名,有效破解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聚焦干部素质能力建设、考核评价、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惩治庸懒等内容,出台激励干部勇担当善作为“5+24”系列文件,形成正向激励矩阵。大力选拔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好干部,坚决调整“昏庸懒散拖”干部,全市掀起了勇于负责担当、争相干事创业热潮。2019年以来,全市提拔329名敢担当善作为的猛将闯将干将到处级岗位,为486名实绩优秀的处级干部晋升职级,对相关单位提出的26项容错申请进行认定,及时为12名受诬告错告、举报失实的干部澄清正名。突出抓好政治监督,形成30条政治表现负面清单,为政治素质考察提供了评判依据。持续推进领导干部提醒、函询、诫勉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干部监管笼子越扎越牢。全面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截止2021年5月,全市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晋升职级达3700余人次,干部队伍活力竞相迸发。全面扎实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有效促进干部履职尽责。
      四是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务实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举措,持续营造“山水甲天下、英才聚桂林”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牢固树立人才理念。坚持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上下一致形成“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先抓人才”的共识。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市级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各方面政策制度文件20多项,形成了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总纲,《桂林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为分支配套的“1+N”政策体系,形成人才引、育、留、用的政策闭环。持续实施人才工程。深入实施“漓江学者”“人才小高地”“拔尖人才”等7大重点人才工程,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有效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形成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凝聚一批各行业专业人才。有力构筑人才平台。先后打造“桂林海创基地”“桂林人才飞地(深圳)”2大平台,构建起“内有基地、外有飞地”的人才“新引擎”。积极搭建人才活动平台,畅通聚才渠道,先后组织开展“优秀学子印象桂林”“国家高层次人才桂林行”“湾才入桂系列活动”等。同时,紧扣桂林产业发展,打造“文旅产才融合示范基地”。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实施“人才贴心服务系统工程”,打造桂林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
      据悉,桂林市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组织工作的部署要求,担当实干、奋发有为,不断提升组织工作质量,为实现“十四五”美好蓝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