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之村,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新春将至,当地村民诵读经典、做圆子、打糍粑,好不热闹。新春走基层,记者今天带大家在这青砖灰瓦间,寻味千年古村——江头的年味。
“爱莲家祠”是江头村周氏家族的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取自周氏先祖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意在教育族人秉承和弘扬爱莲文化,在该村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之风一直非常浓厚。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当中的名句。这里就是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周敦颐后裔之村广西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每逢佳节,(村里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到这个爱莲家祠当中诵读经典,致敬先人,传承“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孩子们在爱莲家祠当中诵读经典,大人们则在家中忙活着过年,我们看这青砖灰瓦间青烟袅袅,烟火气开始升腾起来了,我带大家走村串户,看看村民们都在家里忙活些什么......
九屋圆子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特色菜品,以其鲜香脆软的丰富口感和团圆和睦的美好寓意而闻名。在当地有“不吃圆子就不叫过年”的说法。九屋圆子使用的食材都为当地产的生态猪肉、无公害的香菇、野生的冬笋等等。
【现场声】大家都在忙活什么呢? 我们在剁圆子。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九屋圆子”是当地过年必备的菜品之一。不仅在当地人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周围的人们也为了吃上一口九屋圆子驱车前来跑一趟腿,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呈三角状,我们的九屋圆子呈三角状,在炸得金黄的豆腐皮当中,充入当地产的新鲜食材,通过蒸或者煮的方式都能品出它的美味。
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村民 卢丽春:我们家家户户每一年过年的时候都要吃这个圆子,团团圆圆,每一家家家户户都要吃这个圆子,就吃这个圆子就算是团团圆圆吧。
在江头村打糍粑是要赶趟儿的,大清早村里的青壮年就抬着沉重的石臼一家接着一家地走,打完一家又换另一家。打好的糍粑分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分给前来帮忙的左邻右里,在这不断的接力传递当中,村民们热络了感情。
【现场声】这个是抬什么呢?抬着去打糍粑了,刚刚从这家出来啊?对啊,刚从那家打完。我们打糍粑,每一家都是用这个吗?对呀。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打糍粑是桂北地区常见的过年习俗,通过不断地捶打,石臼里煮熟的糯米变得富有弹性而粘腻,这寓意着丰收团圆。那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江头村的糍粑上会印上《周氏家训》,我们可以看到有“廉”“敏事”“慎言”等等。村长,我们印上这个周氏家训,比如说“敏事”“慎言”这是什么意思?
灵川九屋镇江头村村长 周光晟:“慎言”就是大家做事做人要谨慎,言语方面要中规中矩,我们现在把它印在糍粑上面,是让以前传下来的老习俗传统一直保留下去,印上“廉”字还有“慎言”也是为了告诉小孩,我们的后代,把好的家训、好的风气,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在爱莲家祠前又热闹了起来,村里的书法爱好者,摆着台子义务为大家写春联、送春联。村民们把春联领回家装扮起了自家的房前屋后,青砖灰瓦点缀上大红的春联和灯笼,古村顿时变得喜庆又祥和。
【现场声】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都在写什么呢?我看看。
灵川九屋镇江头村村民 苏明亮:在江头,它有一个文脉的传承,我们江头洲历代最注重的就是文化传承。真正写字要达到一个境界,它是什么呢,笔随心意、心随笔走。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笔随心意、心随笔走,好的,其实这个意思就是字如其人。虎虎生威,我来写一个。老师您写一个虎虎生威让我对比一下,我感觉您这个运笔比我大气多了。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我觉得这个对比已经出来了,我还是留着我们老师的墨宝吧。行,那您忙。 在江头村还有写春联、炸米花等等。浓浓的年味在这个千年古村蔓延开来。我想,年味在我们的舌尖上,在万家团圆的喜庆当中,也在我们对传统的传承当中。我们在广西灵川祝您新春快乐、虎虎生威!
“爱莲家祠”是江头村周氏家族的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取自周氏先祖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意在教育族人秉承和弘扬爱莲文化,在该村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之风一直非常浓厚。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当中的名句。这里就是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周敦颐后裔之村广西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每逢佳节,(村里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到这个爱莲家祠当中诵读经典,致敬先人,传承“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孩子们在爱莲家祠当中诵读经典,大人们则在家中忙活着过年,我们看这青砖灰瓦间青烟袅袅,烟火气开始升腾起来了,我带大家走村串户,看看村民们都在家里忙活些什么......
九屋圆子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特色菜品,以其鲜香脆软的丰富口感和团圆和睦的美好寓意而闻名。在当地有“不吃圆子就不叫过年”的说法。九屋圆子使用的食材都为当地产的生态猪肉、无公害的香菇、野生的冬笋等等。
【现场声】大家都在忙活什么呢? 我们在剁圆子。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九屋圆子”是当地过年必备的菜品之一。不仅在当地人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周围的人们也为了吃上一口九屋圆子驱车前来跑一趟腿,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呈三角状,我们的九屋圆子呈三角状,在炸得金黄的豆腐皮当中,充入当地产的新鲜食材,通过蒸或者煮的方式都能品出它的美味。
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村民 卢丽春:我们家家户户每一年过年的时候都要吃这个圆子,团团圆圆,每一家家家户户都要吃这个圆子,就吃这个圆子就算是团团圆圆吧。
在江头村打糍粑是要赶趟儿的,大清早村里的青壮年就抬着沉重的石臼一家接着一家地走,打完一家又换另一家。打好的糍粑分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分给前来帮忙的左邻右里,在这不断的接力传递当中,村民们热络了感情。
【现场声】这个是抬什么呢?抬着去打糍粑了,刚刚从这家出来啊?对啊,刚从那家打完。我们打糍粑,每一家都是用这个吗?对呀。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打糍粑是桂北地区常见的过年习俗,通过不断地捶打,石臼里煮熟的糯米变得富有弹性而粘腻,这寓意着丰收团圆。那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我们江头村的糍粑上会印上《周氏家训》,我们可以看到有“廉”“敏事”“慎言”等等。村长,我们印上这个周氏家训,比如说“敏事”“慎言”这是什么意思?
灵川九屋镇江头村村长 周光晟:“慎言”就是大家做事做人要谨慎,言语方面要中规中矩,我们现在把它印在糍粑上面,是让以前传下来的老习俗传统一直保留下去,印上“廉”字还有“慎言”也是为了告诉小孩,我们的后代,把好的家训、好的风气,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在爱莲家祠前又热闹了起来,村里的书法爱好者,摆着台子义务为大家写春联、送春联。村民们把春联领回家装扮起了自家的房前屋后,青砖灰瓦点缀上大红的春联和灯笼,古村顿时变得喜庆又祥和。
【现场声】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都在写什么呢?我看看。
灵川九屋镇江头村村民 苏明亮:在江头,它有一个文脉的传承,我们江头洲历代最注重的就是文化传承。真正写字要达到一个境界,它是什么呢,笔随心意、心随笔走。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笔随心意、心随笔走,好的,其实这个意思就是字如其人。虎虎生威,我来写一个。老师您写一个虎虎生威让我对比一下,我感觉您这个运笔比我大气多了。
灵川融媒体中心记者 蒙宇:我觉得这个对比已经出来了,我还是留着我们老师的墨宝吧。行,那您忙。 在江头村还有写春联、炸米花等等。浓浓的年味在这个千年古村蔓延开来。我想,年味在我们的舌尖上,在万家团圆的喜庆当中,也在我们对传统的传承当中。我们在广西灵川祝您新春快乐、虎虎生威!
(黄飞 灵川融媒体 全子轩 蒙宇 易雪芳 卢运向 秦艳涛 龚炳旭 黄国秦(实习) 通讯员 阳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