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上调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等相关建议,引发舆论热烈讨论。3月9日,新浪微博迅速形成话题#建议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调10-20%#并一度占领热搜榜首。
人口结构变化加剧老龄化进程,退休人员保障问题相关讨论日益激烈,独生子女家庭保障问题尤受关注。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家经济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计寿命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不满35岁,到了2018年的77岁。同时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影响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使退休人员及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成为近年来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过去很多家庭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当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和牺牲。现在这些人都到了养老的年龄,国家应该兑现“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承诺,给予一定的奖励来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同时,由于国家对于独生子女优待(奖励)费并没有出台全国性统一标准,各地发放标准不一,部分地区的独生子女奖励费标准跟现在的社会发展脱节严重,应该给予上调。此外,相较于“退休人员”,农村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更需要关注。在没有企事业单位退休福利保障的情况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仅靠一个孩子赡养老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婚三胎只能是空谈。
延迟退休相关讨论日益激烈,代表建议采取自愿原则、渐进式延迟退休方式,缓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养老相关问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近年来有关延迟退休的话题甚嚣尘上。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有不少代表委员针对延迟退休提出了建议看法。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建议采用个人自愿+政策就业保障方式延迟退休。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认为,需采取阶梯式、渐进式的延长方式。同时应该对不同人群进行区别对待。全国人大代表陈佐东表示,要针对延迟退休群体开展职业培训。据网上公布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江苏、山东两个省份正式落地延迟退休政策,根据两省市的政策和初步效果来看,基本落实了自愿原则,而且延长退休对于延长缴费年限、提高养老金待遇等方面都有不少优势。但国外一项寿命和退休年龄的研究数据指出,退休年龄与平均死亡年龄呈负相关。这样想来,或许延迟退休的本质,不是让你继续工作,而是让你晚(少)领退休金。
推行弹性退休制度提供新思路,恢复家庭功能,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提出该建议的人大代表孙维称,延迟退休是当前世界许多老龄化国家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途径,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这启发我们转变思维,提出更全面、更系统的长期制度。这不失为一种新思路:一方面,通过发挥社会保障的保底功能,给予年轻人更多工作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恢复家庭功能,缓解父母赡养和子女抚养“一老一少”热点问题,于国于民都是双赢。然而,这也同时会出现45岁退休工龄太短,退休金领取标准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以及可能出现部分家庭以“三孩”为由让女性“自愿”提前退休等问题,建议健全相关配套保障方案同步施行。(作者 甘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