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定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评平陆运河开工

2022年09月07日 18:46:49  来源: 荔浦市党委网信办  所属分类:桂观评论  编辑:刁一真  阅读:   查看评论()
     8月28日,平陆运河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里提到的另一个水利工程由设想变成现实,广西70余年的运河梦离实现更进一步。
     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牵引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挖的第一条江海联运运河,其意义重大,规划长度为135千米,航道按内河Ⅰ级标准建设,通航5000吨级船舶。运河建成后,将实现广西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成为西南地区入海路径最短的全新快速通道,西南地区货物将经此出海可缩短航程约560公里;预计未来其运输能力和效率将极大提升,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运输费用节约52亿元/年以上,江海连通能力会显着增强,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由此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然而,这么重大的工程,有支持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反对的声音归结起来主要可以归为三类——一是担心生态环境破坏,糟践了广西的绿水青山;二是发愁无货可运,现有的公路铁路设施已足以补齐这135千米的距离;三是认为好大喜功,主张开工的领导成为隋炀帝第二。
     客观来说,担忧生态环境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但是,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修复,运河建成后,将推动沿线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整合开发,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促进形成生态护岸和生态涵养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此外,该运河还可为沿线约65万亩灌区提供用水保障,提高沿线农田品质,同时,通过土石方综合利用,预计可新增耕地1.26亿亩,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至于无货可运或者说以现有公路铁路网足够的说法,则是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没有这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北部湾港口群就不是具有经济腹地的真正海港,广西的沿海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而且相较于水运,公路和铁路运输的成本就高很多了,对广西经济发展破局不利。有从事大豆相关的企业做过测算,运河开通后,他们每年的运输成本能节约7000万元,一个行业的一家企业如此,遑论整体的带动作用。
     唐代皮日休有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在诗中批判隋炀帝的同时,也不抹杀隋朝大运河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就当时来说大运河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但是,平陆运河是经过广西历届党委、政府反复研究,国家也组织了上百位航运、水利专家进行多年论证,绝不是某个领导的脑子发热决定上马的工程,而且在党的领导下,隋炀帝搜刮民脂民膏造就的“龙舟”“水殿”是不会出现在这条河上,平陆运河也会像大运河给唐朝带来开元盛世一般的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欧远宁)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