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对桂林市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通报。据了解,通过持续加强漓江生态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桂林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桂林坚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打好以颗粒物管控为重点的春季攻坚行动,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排查整治和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开展机动车遥感监测体系建设,成为全区首个实施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记分制管理、首个完成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升级改造工作的城市。2022年,桂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4.1%,PM10和PM2.5实现“双降”,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提升15位。影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是臭氧、PM2.5和PM10三个污染物。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桂林开展全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推进漓江城区段支流综合整治,积极推进中央水专项资金项目建设。2022年,国家地表水考核的14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全国排名第6;完成全市116个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主要内河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桂林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整改,开展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现场检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积极探索工业固废资源化再利用实现路径,在全区率先研发出锰渣制砖技术,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市的锰渣大量堆存无法处置的难题,同时消除了中央环保督察关注的环境安全隐患,经验获全区推广。
在生态环境状况方面,桂林森林覆盖率71.87%,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市有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桂林国土面积的14.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8处。2022年,桂林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基本稳定,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二级,属于较好水平。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划分属于一级,对应评价为好。市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昼间总达标率92.2%,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7个百分点。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均得到有效处置。
桂林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扎扎实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向好态势,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高水平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为将桂林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作出更大贡献。
(何世锋 吕昀 张友滔 杨海琳)
桂林坚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打好以颗粒物管控为重点的春季攻坚行动,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排查整治和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开展机动车遥感监测体系建设,成为全区首个实施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记分制管理、首个完成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升级改造工作的城市。2022年,桂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4.1%,PM10和PM2.5实现“双降”,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提升15位。影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是臭氧、PM2.5和PM10三个污染物。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桂林开展全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推进漓江城区段支流综合整治,积极推进中央水专项资金项目建设。2022年,国家地表水考核的14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全国排名第6;完成全市116个千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主要内河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桂林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整改,开展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现场检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积极探索工业固废资源化再利用实现路径,在全区率先研发出锰渣制砖技术,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市的锰渣大量堆存无法处置的难题,同时消除了中央环保督察关注的环境安全隐患,经验获全区推广。
在生态环境状况方面,桂林森林覆盖率71.87%,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市有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桂林国土面积的14.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8处。2022年,桂林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基本稳定,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二级,属于较好水平。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划分属于一级,对应评价为好。市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昼间总达标率92.2%,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7个百分点。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均得到有效处置。
桂林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扎扎实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向好态势,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高水平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为将桂林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作出更大贡献。
(何世锋 吕昀 张友滔 杨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