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坚持用科技赋能乡村发展,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持续聚焦电、讯线路建设,全产业链“数字化”处理以及数字技术培训等“三个示范”,深化拓展“数字化”服务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供给的类型和广度,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动力。
一、供电通讯“厚植工程”,强化数字乡村发展“根本”
一是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15万元实施10kV配电台区类项目61个,10kV线路改造类项目13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共91.54公里,配电变压器64台,新增及改造配变容量13340千伏安,低压线路78.44公里,涉及乡镇10个、村委62个。二是推进电网与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工程。加强通信及调控支撑体系建设,建成集成共享的数字技术平台,加强创新驱动技术保障,开展变电站、线路、变台自动化更新换代,实现配电架空线路自动化有效全覆盖。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1 -5月共建设了78座5G基站,4G和光纤网络已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根本”保障。
二、农业产业“一贯工程”建设,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处理
一是生产端创建数字化高标准示范基地和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在平乐镇、二塘、沙子、同安、桥亭、大发等乡镇总面积约8 万亩柿子产业基地,投资约 3.2亿元建设包括基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数字化标准化管理基地工程、农文旅融合示范工程等,完善数字化种植、监测,实现对柿子生长全过程的精准管理,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觉对上市销售的农产品加施质量认证、品名产地,商标品牌等标识,实现生产全程监控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二是流通环节打造智慧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实施项目涉及二塘镇、沙子镇、平乐镇长滩村,整合柿子产业优质资源,构造“3+1+N”的支撑全产业链的智慧冷链物流交易集配模式,即3 个冷链物流交易中心、1个产业数字化联盟平台、连接 N个柿子生产、加工、采销、仓储物流主体。项目总投资 5.9亿元,项目建成后有效提升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并通过数字化、物联网手段,实现对农产品从采集、运输到消费者餐桌上的全过程流通的实时监控。三是销售端引入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引入的桂林同履泰科技平台项目,为柿子产业提供产业大数据展示、基地数字化管理、品牌展示、整合营销、线上交易、文旅体验、交流活动、行业信息发布等综合服务功能,实现柿子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促进柿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人才“优化工程”培育,激活发展核心动力
一是组建多元化特色师资队伍。将农校教师、司法、农业等行政部门业务骨干、企业人才、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农村“土专家”等纳入师资库,遴选县级讲师15名、乡镇级讲师25名,以高质量师资队伍确保高质量科技数字化教育培训。二是开展特色化培训。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积极组织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培训,为助力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努力推进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区域公共服务品牌,提升本地农产品价值,实现利农富农,为乡村振兴助力。目前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平乐县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建成和整合10个乡镇站点,40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2023年1月-5月,累计培训558人次,其中政府工作人员15人,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543人,脱贫户4人。
(作者 苏鹏 梁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