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逾50岁的莫日发主动请缨到桂林市全州县东山乡白竹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桂林市首批派驻乡村的第一书记,莫日发在白竹村坚守8年,行驶了16万公里路,引入上千万元资金,解决了困扰全村世代的诸多老大难问题,人年均收入由原来的3500元,变成如今的1.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位数。
莫日发先后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西优秀第一书记”“桂林市开拓进取型第一书记”等荣誉,已连续三次被村民联名请求留任。
党建引领聚人心,村民拧成一股绳
莫日发是一名党员,是退役军人,也是从成立初期一路跟随着桂林银行砥砺前行的老员工。为了践行党员的初心,他毅然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连续8年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初到村时,面对当地基层党组织人心涣散、党建工作不规范、空白的现象,莫日发便下功夫狠抓白竹村党建工作。
他立即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动员,带领村干部规范开展党建工作,集思广益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等文件,不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带动全村各项工作进入正轨。
在党建引领下,全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白竹村旧貌换新颜,2016年白竹村党总支部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村委办公室里,一盒盒摆放得整整齐齐、被翻阅得卷了边的档案就是他日常的写照。
时刻心系村民,驻村8年行16万公里路
白竹村四周群山起伏,地势险峻,全村都是泥巴路,莫日发驻村报到首日车就被困在半路;全村13个自然村11个缺水;村里变压器太小,线路老化,全村没有路灯,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面对这些现实难题,莫日发丝毫不畏惧,将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视作一份沉甸甸的军令状,暗暗决心一定要做好。
莫日发采用“土办法”一家一户走访座谈,从百姓最关心的水、电、路着手。资金不足,莫日发就开着后盾单位配的面包车,风里雨里去找后盾单位,找上级有关部门。莫日发驻村期间,共争取1000多万元资金,将全村所有道路,包括产业路、村内巷道,全部翻修、新建。8年来,白竹村实现通村道路硬化21公里,村巷道路硬化16.5公里,解决215户饮水安全问题,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60盏,并推动完成村民广场、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
在当地村民眼里,莫日发做成了很多大事,也与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湾山脚村村民唐先生妻儿患病,过去一家人搭建窝棚,就住在山上。莫日发获悉后,立即与后盾单位反映,很快帮助唐先生建了一栋2层楼房。“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楼房。”唐先生感恩地说。
冒着严寒酷暑翻山越岭,挨家挨户摸底调查、解决困难就是莫日发的常态,8年来他驾驶的面包车行程已超16万公里,累计步行总里程超过15000公里。
由“输血”转“造血”,带领村民奔小康
莫日发将帮扶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在基础设施推进的同时,非常注重壮大村集体经济,分别成立了3个扶贫车间,让31户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莫日发紧紧依靠后盾单位,打造“银行+商户+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模式,成立金槐种植、蔬菜种植等专业合作社,2018年至2022年间,带领村合作社种植辣椒60余亩,与桂林花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150吨的辣椒采购协议;带着白竹村的紫米走上广西电视台扶贫产品直播间,8万斤紫米瞬间抢购一空。此外,也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村民返村发展特色产业。
成绩的取得与莫日发真心的付出成正比。2023年4月,新一届驻村任期结束,“莫书记不能走!” 村民第三次联名“请愿”再次留下了莫日发。(来源:桂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