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假期,一女子在长沙街头买了一份麻辣烫,要价达106元。该女子与商家当面核对碗内产品价格的视频火上热搜。对此,1月2日,长沙市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长沙市天心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发出情况通报称,商家已全额退还顾客106元,并对其非法从事设摊经营、未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理。(1月3日《三湘都市报》)
在我们的一贯认知里,麻辣烫属于既便宜又美味的街头小吃,所以一个女孩子吃了一份麻辣烫竟然要106元,确实有些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此事被曝光以后,多数网友都认为商家涉嫌欺客宰客了。而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以后,商家已全额退还了顾客的106元,并对其非法从事设摊经营、未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理。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结果,表面看上去“很解气”,也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往深了想想,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尤其是涉事商贩被认定涉嫌非法从事设摊经营,也就意味着她极有可能被依法取缔,失去继续摆摊经营的权利,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包括麻辣烫商户在内的城市街头商贩,可以归为地摊经济的一部分,它们不但是城市“烟火气”的直观体现,更是一些游客经常光顾的“打卡地”。当前,地摊经济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加具体说来,街头一个一个的流动美食摊贩,背后往往承载着一家人的茶米油盐,孩子的学费,老人的看病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其非法设摊经营而一律取缔,则流动摊贩们失去了谋生的手段,而城市则失去了人间烟火气。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规范管理,具体到流动美食摊贩的身上就是要做到依法摆摊,明码标价经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4月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包括摊贩在内的经营者在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应依法公开标示价格等信息。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采用标价签(含电子标价签)、标价牌、价目表(册)、展示板、电子屏幕等有效形式进行明码标价,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明码标价,才能确保消费者在交易时享有足够的知情权,并有效防止摊贩随意涨价或变相涨价。
与此同时,《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19条规定,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构成价格欺诈。为切实消除“麻辣烫刺客”们的违法空间,市场监管部门应对摊贩不标价、乱标价、乱要价、乱喊价的行为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严格规范摊贩经营行为。
要想留在城市的街头美食,还要远离“麻辣烫刺客”,关键就在于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钱监管,要求街头商贩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明码标价。
(作者: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