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道德绑架式的逼捐当休矣

2024年07月12日 14:16:49  来源: 荔浦市党委网信办  所属分类:桂观评论  编辑:刁一真  阅读:   查看评论()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让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今年85岁的李德仁院士为公众所知,800万人民币的奖金也让人们认为李老爷子当之无愧,甚至有人觉得给少了。然而,随着董倩采访李德仁的视频流出,引发舆论轩然大波,人们矛头纷纷指责董倩道德绑架。
        起因是在采访时,李德仁院士被问到:“国家奖励的800万奖金怎么花?”他的回答是,将把这800万元全部捐出。其中500万元将捐给武汉大学的“王之卓创新人才奖学金”,300万元捐给武汉大学的“朱裕璧医学奖”。
        李院士将自己获得的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培养下一代科技人才,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也绝对相信他是出于真心。他曾经说:“物质的享受是有限的,精神的享受是无限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作为中国人,要为中国的强大,要为中国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人生价值会更好。”
        但是,人们对李老的理解不代表认可董倩的采访提问,从第二届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被明确用于补贴科学家生活的,意味着这笔奖金李老怎么花都是个人的选择,只要不把钱用于资助犯罪行为任何人的无权置喙。更何况央视记者的身份,这问题的引导性就非常明显了,而且往往还有树立典型的意味,这时候李老即便真的家庭需要用钱,他又能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社会似乎对科学家抱有过高的道德期待,希望他们淡泊名利,只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就如同之前袁隆平买了两台最新款的国产手机都被网络某些群体骂得体无完肤。但我们是否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科学家首先是人,也有正常的物质需求和生活压力。2019年北京大学研究员刘颖回应300万元“科学探索奖”奖金用途时直言:“我的奖金使用,可能要用在家里,毕竟我们还有房贷。”此言当年获赞无数,人们表示,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或发明,都产生于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青年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通过实际的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心无旁骛、忘我投身科研的外部环境。
        对公众人物的私德过于关注甚至苛求实际是非常错误的观点,2011年徒手接住坠楼女孩获奖20万吴菊萍直言“不能因为我做了一个好事你就要求我做一个完美的人,做一个英雄形象吧?这有点绑架的感觉,而且做了这个好事,还好像过不好日子了,一会儿被这些人攻击,一会儿被那些人攻击,这样那是很可怕的。”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论“子贡赎人”深刻地表明了社会对私德和公德的态度,当社会对个人美德广泛宣传的时候,其实是拔高了社会整体的道德标准,反倒有可能会造成社会整体道德的下滑,惠而不费的双赢之举。 
(欧远宁)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