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山村位于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附近,1934年,为确保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顺利渡过湘江,红一军团在脚山铺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连续三个昼夜的阻击战。2000 多名红军战士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抢渡湘江的生命通道。时光流转,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那英雄之气却如不灭的火炬,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燃烧激荡。今天的系列报道《长征精神为桂北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来看毛竹山:这个红军走过的村庄在产业发展中的蝶变。
毛竹山村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历程,也是如红军长征一样的艰苦与坚韧。一首“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郎”的民谣,道尽毛竹山村人曾经窘迫贫穷的生活。然而,红军一往无前的精神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力量源泉。本世纪初,才湾镇镇政府邀请一位在外种植葡萄的本地人回乡开展葡萄种植试验。后来成为毛竹山村村长的王海荣在听闻消息后,放弃打工生活毅然回乡投身葡萄种植。这一消息传开,有人满心期待,有人却犹豫担忧。特别是在得知每亩地需投入高达 5000 元钱时,不少村民打起了退堂鼓,挖好的沟垄被重新填了回去。但以王海荣为代表的毛竹山人心中满是必胜的信念,坚定地选择通过试种成功来改写贫穷的命运。
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原村长 王海荣:我们毛竹山是红军走过的地方,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不搞出点名堂我觉得对不住红军的流血牺牲。当时我就很坚决,把打工几年攒的1万多块盖房钱全部投到葡萄地里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试种成功了。
辛苦付出后得以试种成功的事实,宛如一颗火种,彻底点燃了毛竹山村人种植葡萄的热情。村里后来又陆续寻求更大更好的发展,先后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构建了“党小组 + 理事会 + 基地 + 农户”的发展模式。有长征精神的培根铸魂,有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态度,毛竹山村的葡萄产业始终保持着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如今,在这个仅有 100 多人的小村子里,家家都盖起了“葡萄小洋楼”。当初的选择坚定,后来的发展坚定,成就了现在“发达”了的毛竹山。
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村民 王德利:我也跟着大家种了12亩葡萄,有七八个品种,今年价格还不错,特别是新品种‘妮娜皇后’,一斤能卖到三四十块,而且这两年我们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光靠现场采摘就可以卖蛮多。
长征精神铸魂,毛竹山村焕新。曾经炮火纷飞战场,如今已蜕变成乡村振兴的典型,现在,无论何时走进毛竹山村,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蜿蜒其中,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桂北民居古朴典雅,满眼的葡萄藤架与周边的竹林相互映衬,曼妙而美好,惬意而幸福。
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党支部书记 王新明: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我们村不远的地方就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朝前走,我们村现在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改良提升,全村320亩葡萄地,今年品种更新的就有120亩,以后,我们毛竹山村一定还会更加美好。
(何世锋 龙玉平 徐婷 李灿 全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