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 再出发—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今天我们走进灵川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后,部队继续西进。为甩开敌人追击,由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第4师11团、第6师16团、17团,于1934年12月6日从兴安中洞出发,由瑶族同胞作向导,经文甲洞取道今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委新寨村才喜界向龙胜进发。红军经过才喜界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也发生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瑶族歌谣:才喜界头红旗飘 一把锤子和镰刀 锤子砸烂旧社会 镰刀砍断败土豪】
这首新寨村老一辈瑶族群众广为传唱的山歌,讲的就是红军长征过才喜界的故事。唱山歌的盘秀明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她舅祖父盘桂荣讲述的往事在她记忆里依旧十分清晰。
【灵川县九屋镇新寨村村民 盘秀明:盘桂荣就跟团丁讲,这是救命恩人 这是我们红军来了,不给动枪又不给动刀,我们要放他们过去下龙胜。】
和我们一起听故事的,是1991年出生的乡镇干部秦坤琰,她主要负责镇党委宣传工作。秦坤琰是土生土长的灵川人,这些故事也是她今年到九屋镇任职后才逐渐了解,于是她经常进寨走访,挖掘和梳理故事。
【灵川县九屋镇党委委员 秦坤琰:把红色文化红色历史挖掘,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红军长征经过了新寨村。】
1934年12月初,红三军团一个先遣连突破湘江后在兴安文甲洞一带休整,计划于6日向龙胜进发。高寒山区此时已是天寒地冻,红军战士坚持在户外扎营,不叨扰群众。盘桂荣看到这些十分敬佩,欣然接受了为红军当向导的任务。
【桂林党史专家 伍银生:而且他(盘桂荣)回忆到一个事情,比如说他(红军)要吃菜,要拔一根萝卜他都要付款,一只鸡按照当时的市面价是8毫银元,刘连长还额外给了他(盘桂荣)一块银元,所以通过一两天的交往,盘桂荣实际上和刘连长红军先遣连之间结下了很好的友谊了。】
才喜界隘口筑有坚固的寨墙,驻守的国民党桂系民团后备队50名团丁都是被胁迫来的穷苦瑶胞。盘桂荣只身进入寨内做宣传动员,团丁拆开寨墙一角,让红军顺利通过了才喜界。为解决瑶胞后顾之忧,红军除掉了欺压百姓的民团中队长刘金发,进一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期间,红军伤病员还到新寨村借宿养伤,村民冯文金家,至今还珍藏着一枚银元。
【灵川县九屋镇新寨村村民 冯文金:离别的时候,他们就留了两块银元给我们太奶奶,1992年我们两兄妹分家的时候,我妈妈每人分一块给我们留好,所以我妈妈才说出来,这是那时候你太奶奶给(受伤)红军煮饭,红军对她的感谢。】
13名红军重伤员没办法跟大部队离开,村里两位头人组织群众把他们藏到后山蝙蝠洞,每天送饭采草药为他们疗伤。1935年2月,消息不幸走漏,最终2名重伤员长眠于此,两位头人也因此遭到迫害,献出了生命。
青山依旧,英魂永存。为纪念这段珍贵的历史,近年来灵川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项目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对红军墓、长征步道、红军桥以及红军养伤的蝙蝠洞、老寨门等长征遗址保护挖掘, 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推动红色资源的转化利用。
【AI与现实对话】
【灵川县九屋镇党委委员 秦坤琰:先辈们,我又来看你们了】
【AI红军伤员:你好啊,新寨村现在怎么样,乡亲们日子过得好吗?】
【秦坤琰:新寨村的村民现在过得都很好,寨子也建设得很美,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田间地头种满了罗汉果和百香果,大家的荷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也来了很多游客来打卡,我们都很感激你们的付出,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AI红军伤员:太好了,真想再回村子里看看。】
广西台 韦芝枫 黄纪宾 赵蕊 邵武军
通讯员 苏智成 黄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