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总工会联合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引》,为我区全面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精准指导。
能级工资,即职业技能等级工资,是企业根据岗位评价因素、职工能力级别和工作绩效考核确认工资标准的分配方式,也是推动“技高者多得”,促进职工薪酬与技能和贡献挂钩、提高产业工人待遇的一项举措。《工作指引》分别从“术语和定义”“适用范围”“协商原则”“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程序”“能级工资集体协商重点内容”五个方面做出规定。特别在规范工作程序方面,分别对准备阶段、协商阶段、送审阶段和质效评估阶段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重点对协商代表产生、协商议题征集、召开协商会议以及合同送审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工作指引》还提供了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全流程文书参考文本,制定了《行业性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内容指引表》,在工资基础性协商的工资分配形式、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标准、加班工资、工资支付办法6项内容上,确定“4+X”的能级工资协商内容,即企业可参考我区工资指导线和行业市场对标数据,结合自身效益状况和薪酬策略,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
《工作指引》的发布,旨在通过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并为我区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有力指导,进一步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