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启新岁,年味扑面来。连日来,我市各地充满年味儿的传统民俗活动接连上演,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在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杀年猪、吃杀猪菜是当地的传统习俗,也是当地人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村民们每年都会杀年猪,邀请邻里们和亲朋好友来热闹一下。看着刚宰杀好的大肥猪肉,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村民 秦子清:
我们过年的时候每年都要打粑粑 ,杀年猪过年,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不远处的堂屋内,打糍粑的场景同样热火朝天。村民们手持木槌,你一下我一下,有节奏地捶打着石臼里热气腾腾的糯米团。糯米在捶打下逐渐变得柔韧劲道,糍粑的香气愈发浓郁。很快,一个个圆润饱满、软糯香甜的糍粑新鲜出炉,被分发给现场的人们品尝。
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村民 余桂莲:
这个打粑粑是我们农村的风俗,我们每一年都要到十二月都要打粑粑,这个粑粑团团圆圆,因为外面打工的,工作的都要回来过年了,所以我们都要打这个粑粑。
在另一边的红色驿站,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
兴安县白石乡鳌头村村民 王玉连:
贴对联是我们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今天书法老师们把对联送到了家门口,我们都觉得非常好,非常高兴。
经过几个小时的忙活,糍粑打好了,美味可口的杀猪菜和一盘盘散发着农家风味的菜肴也上桌了,村民们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期盼来年幸福安康。
兴安县白石乡水源头村村民 秦谊斌:
杀年猪,打粑粑, 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作为年轻人,我们继续把这种习俗传承好。
在灵川县公平乡孔里村,村民们穿上绚丽多彩壮族传统服饰,举行了打糍粑、跳竹竿舞、舞狮子等一系列传统习俗活动,将乡村的新春装点得格外温馨,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年味。活动现场,村民们围坐一团,齐心协力打糍粑,欢声笑语不断。欢快的音乐响起后,村民纷纷加入到竹竿舞队伍中,在不断开合的竹竿间灵活跳跃,动作轻盈、节奏明快。随后的舞狮表演尤为引人注目,两只色彩鲜艳的狮子在人群中灵活穿梭,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翻滚跳跃,逗得村民们笑声不断。
灵川县公平乡孔里村村民 蒋隆: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特别好,能让大家欢聚在一起,也能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全州县庙头镇大碧头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快乐中国年——我的家乡全州很有年味”活动,吸引了当地众多群众和外地游客前来参加,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打年粑、炸麻圆粑粑、炸莲花和全州“十大碗”等体验地方民俗、美食活动轮番上阵,吸引了众多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纷纷前来参加并一饱口福。
游客 蒋玲玲:今天在这里看到了这么多的美食,也品尝了炸莲花和麻圆粑粑的美味,感到很开心,很快乐!
游客 唐丽娜:看到这里这么热闹,我们也参加了很多活动,感到全州真的很有年味。
除了全州当地传统美食外,书法爱好者们现场挥毫泼墨,为居民们和游客送上寓意美好、充满祝福的春联。在剪纸艺人的巧手下,一个个福字送到了村民和游客的手里。
游客 蒋雨晴:感谢他们今天把福送给我们这些外地的游客。我要把这个福字带回家,贴在家里,让家里更加温馨,更加有福气,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当天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跳竹竿舞、舞龙舞狮、文艺汇演、烟花秀、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给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桂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