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出要稳面积增单产,确保饭碗端稳在自己手中。这是任务书、作战图,为了确保一号文件精神在桂林落实落地,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组迅速组织市县乡镇监督小组,深入永福、平乐等县区农村实地监督,把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在田间地头。
三月桂林,大地回暖,正值春耕备耕时,在永福县苏桥镇黑石领村,当地农业部门正组织群众,调动机械,铲除柑橘苗木,平整土地,大力实施“退柑还粮”行动。
永福县苏桥镇黑石领村村民 何八妹:我全部搞成整面的高标准农田,就是全部种上水稻,我应该在3月底全部都要完工了,我们要抢着种两季。
永福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其生产的富硒大米驰名市场。近年来由于农作物结构调整,影响了粮食产量。永福县农业农村部门紧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退柑还粮、退果还粮政策,水稻种植面积年年提升。
永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川东:我们目前已经实施退柑还粮点147个,今年我们计划再实施这个示范点60个以上,面积 8000亩以上。
在平乐县源头镇九洞村,当地村民冒着细雨,组织挖掘机、推土机清除近200亩的果树。
平乐县源头镇九洞村村民 陈家红:我一日不吃(粮食)我就饿得慌,必须我要把它(柑橘)铲掉种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了。
近年来,平乐县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藏粮于地”的要求,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持续开展“退果还粮”土地流转、种粮补贴等政策,有效提振农民种粮积极性,初步统计共治理失管果园6700多亩,进一步筑牢了耕地红线。
平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学韬: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突破4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5万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新模式成效显著,农民增收显著,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升。
据了解,近年来,桂林狠抓粮田面积和增产增收工作,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县乡镇村,落实到地块上,做到应种尽种,宜种则种。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10多万亩,产量目标180万吨。
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王双芬:我们在稳面积方面,我们采取老病旧果园退柑还粮料,撂荒地治理手段,稳定粮食生长面积;在提高单产方面,我们采取增密增穗、接榜挂帅等技术手段提高单产。
端牢端稳饭碗,土地是基本,这是一号文件的核心要义。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每年拨付大量支农惠农资金,平整土地,兴建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目的就是要稳面积增单产,助力乡村振兴。落实这一核心要义,纪律是保障,桂林市纪委监委制定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区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还组成监督小组,针对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农机、化肥、种子等易发生的违纪违规问题精准监督执纪,确保一号文件在桂林落实落地。
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李华忠:第一严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针对违规占用耕地建厂房、挖鱼塘、搞绿化等行为开展专项督查,深挖背后的利益输送和失职渎职问题。第二监督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项目的招投标、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后期管护等环节进行全程的监督,确保新建的高标准农田真正的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第三严查虚报面积套取补贴,种子等农资质量监管缺失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的压实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刘洪波 易静 通讯员 付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