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中国金桔之乡”阳朔,金桔系列菜品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撬动一个产业的升级。当地结合金桔产业发展,创新新菜“金桔鸭”,将阳朔金桔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成为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的鲜活样本。
“金桔鸭”的灵感源于当地餐饮企业对本土食材的深度挖掘,阳朔金桔皮薄汁多、酸甜适口,而本地散养的土老鸭肉质紧实、油脂适中。餐饮企业将金桔果肉熬制成酱,搭配秘制卤料腌制鸭肉,再以阳朔传统扒锅慢火焖炖,最终成就了一道酸甜交融、果香四溢的创新招牌菜。 这道创新菜自推出后迅速走红,带动饭店年营业额增长40%以上。游客的味蕾被征服的同时,金桔的附加值也悄然提升——当地鲜果采购价从每斤3.5元涨至8元,成为撬动阳朔金桔产业升级的支点。
阳朔聚濠楼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国英:我们每一只鸭要用到不少的阳朔金桔,单我们一个店每天至少要消耗几十斤鲜果这样。 “金桔鸭”每锅定价58元1斤,仍然是供不应求。
阳朔外国友人 疯子鹰:白沙的金桔鸭味道好极,不仅皮脆肉嫩,更美的是还带着金桔果香,每次我们都是想着专门来这边吃。阳朔不仅风景好,美食也是杠杠哒,“小金桔”能变成“黄金果”。
通过美食为媒,阳朔金桔产业链得以拓展。游客品尝金桔鸭还可以进入“阳朔金桔云商城”,一键订购鲜果、果干乃至金桔盆栽。“味觉体验-场景消费-线上复购”的闭环,带动全县电商销售占比提升至32%。
据了解,阳朔金桔已有近180年的栽培历史,白沙镇金桔种植面积达13.8万亩。目前,当地深度开发金桔果酱、金桔鸭预制菜等衍生产品,不仅延伸产业链条,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品牌溢出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阳朔金桔品牌价值达46.08亿元,带动全县近10万人就业,主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
一颗金桔一只土鸭串联起了阳朔的山水、人文与经济。2024年,超过2万名游客通过“美食+研学”模式走进金桔园,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25%。过去,白沙镇的金桔长期面临“鲜果销售占比超90%、深加工率不足5%”的困境已发生彻底改变。 世有金丹,桔生阳朔。阳朔县已出台《“阳朔金桔”品牌提升实施方案》,将“金桔+餐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投入2000万元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该县已有26家企业获“阳朔金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授权,开发出金桔茶、金桔糕点、金桔蜜饯等38种深加工产品。 阳朔正以味觉为媒,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阳朔县白沙镇党委书记 黎中顺:我们阳朔县提出要把金桔产业打造百亿产业的目标,开发金桔系列菜品激活了“农业+旅游+文化”的多元价值,这正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思维,开发金桔鸭等系列菜品可以将金桔产品多元化,突出金桔的保健功能,还能提高金桔的附加值,小金桔能做成大产业,靠的就是不断延伸金桔产业链,突破产品开发的边界。
(李灿 龙玉平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