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2024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9.0%。同时,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均为“优”,“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壮美盛景已成广西海滨独特风景。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2024年,广西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5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65.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9.8%、29.5%和60.7%。
在海洋产业发展方面,优势产业不断“再提升”。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这4个传统优势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074.3亿元,较上年增长7.1%。其中,海洋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北部湾邮轮始发港开港运营,涠洲岛出现布氏鲸成为热门打卡美景,防城港沿边口岸出入境人数位居全国第一,沿海地区接待旅游人数约1.56亿人次。
海洋新兴产业也在持续“再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以及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4个新兴产业共实现增加值40.9亿元,比上年增长45.0%。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为例,其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全容量投产后,可满足近500万户家庭的基本用电需求,每年节省标煤消耗约1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365万棵。该项目是我国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广西海上风电从无到有的突破。
2025年,广西将建设广西智慧海洋监管服务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中国—柬埔寨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在海洋渔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领域构建特色优势合作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