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时48分许,广东奥体中心灯光渐暗,全场寂静。观众静静等待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文艺展演的启幕。
一束光缓缓亮起,岭南名曲《彩云追月》旋律在体育场内回响,钟声清冽辽远,余韵悠长。
顺着那束光望去,奏响文艺展演第一串音符的,是三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它们站在交响乐团最后一排,双手持锤,敲击着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乐器——青铜句鑃(音同“勾吊”)。
此刻,历史与未来、科技与艺术的交织,在体育力量的见证下,格外动人。
句鑃是一种乐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它形如大铃,演奏时柄部固定在底座上,口部朝上,用槌敲击。开幕式总导演郎昆回忆道,主创团队在位于广州越秀的南越王博物院采风时,“意外”发现了这件乐器。
“这件青铜句鑃在1983年出土于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墓葬,一套八件,保存非常完整。”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王维一介绍,这也是全国在汉代考古遗迹中发现的唯一成套的句鑃。
在南粤大地见到这件乐器,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多元文明已在岭南大地上交融。
“极其美妙,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开幕式音乐总设计舒楠形容这千年前的礼制之声。
经国家文物部门的层层审批,“我们终于把青铜句鑃‘请’了出来”,允许对它的声音采样。
在多位专家的监督和见证下,秉持着对古人礼制的虔诚之心,舒楠手握特定的锤子,跪着敲响了它。在场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
专业录音师在场收录了所有声音,经过后期处理,形成了开幕式上扣人心弦的乐声。
句鑃奏响的《彩云追月》,也是本届全运会颁奖音乐的主要元素。郎昆称它是“广东音乐精品中的精品”,舒楠也赞美它“表现着岭南甚至中国人民对幸福美好的追求”。
出土于岭南的乐器,在两千多年后演奏出了岭南音乐。而演奏者,是诞生在岭南的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开幕式特效总设计王力介绍,不久的将来,大湾区的工厂里将会出现它们的身影。
这一幕,好似未来与历史对话。
跨越两千年的时代和鸣,正是中华民族承续千年底蕴、自信奔赴未来的声音。
舒楠动情地说:“我想如果我们的祖先地下有知,他们也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和格外骄傲。”
(据新华社广州11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