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龙胜大寨村:种田就是种风景 梯田就是金饭碗

2025年11月13日 19:42:38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置顶资讯  编辑:蒋玲  阅读:   查看评论()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龙脊梯田”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世代相传的农耕印记,更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当地探索出的“一田生五金”旅游产业模式,让这片千年梯田焕发新生机,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旅游旺季过后,龙脊梯田迎来了稻谷丰收的时节。大寨村老支书潘保玉,如今经营着自家民宿,年收入近20万元。尽管生活条件改善,他依然舍不得家中5亩梯田闲置,坚持耕种。一场雨过后,潘保玉带领家人抢收稻谷。与过去纯人力收割不同,如今他用上了收割机和打谷机。机器轰鸣间,金黄的稻穗迅速变成饱满的谷粒,效率大大提高。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村民 潘保玉: 我今年自己自家的田种了5亩多的田 ,我这个梯田一亩可以得到800多斤, 我们的大米 ,可以说是自己家拿来吃 ,也还可以拿来招待游客, 又得谷子又得钱。

  对大寨村村民来说,梯田不仅是“粮袋子”,更是实实在在的“金饭碗”。早在2003年,龙脊梯田景区就确定了“政府主导+公司运营+景区管理+农户入股”的发展模式:村民以梯田和民族村寨资源入股,景区从门票收入中提取7%,每年给核心区村民分红。“保护好梯田,就是守住好日子”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如今,大寨村没有一块梯田撂荒。像潘保玉这样的村民,一边经营民宿,一边精心耕种;忙不过来的农户,则将闲置土地租给种粮能手,既保障收成,又维护了梯田景观。四季皆景的梯田,每年吸引数十万中外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民宿、餐饮和农特产品销售。

  广东游客 杨心悦: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龙脊梯田,来之前就是做过攻略,就发现了这里,网上风景大家都拍的特别漂亮,来了之后呢,果然如此,特别的壮阔,然后印象很深刻,然后包括这边的民宿啊、美食都特别的满意。

  匈牙利游客 Krisztina :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梯田太美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文化已经保持了几百年。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美景色。

  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寨村创新推出“一田生五金”旅游产业模式:村民流转梯田获得租金,入股景区享受股金,在梯田务工挣取现金,参与梯田维护拿到奖金,依托梯田发展旅游获得薪金。一亩梯田,五份收入,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2024年,大寨村旅游分红总额达693.6万元,户均2.4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远高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村民 潘保玉 :去年我分到的这个 ,旅游分红是4万多块钱 ,今年游客比去年更加多 ,我估计今年要突破5万块的分红啦。

  在发展过程中,大寨村始终将“保护”放在首位。近年来,当地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种田就是种风景,梯田就是金饭碗”的发展思路,严格遵循水稻耕种和收割时令,严禁乱搭乱建、抛荒弃耕,并组织村民定期修缮田埂、清理水渠,让千年梯田既保留“农耕本色”,又增添“旅游活力”。2022年,大寨村荣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称号,2025年入选全国文明村镇。这一荣誉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更促进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曾经贫穷闭塞的小瑶寨,如今已成为文明富足、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龙胜融媒 吴凯旋 潘志祥)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