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全州:民间土陶制作传千年

2018年09月21日 10:02:29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新闻热点  编辑:田靖琴  阅读:   查看评论()
  全州县目前已发现宋窑遗址7处,其中有6处在永岁镇境内,这些宋代民窑产品,当初通过湘江水运,南下北上,影响并促进了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今天,在全州县永岁镇藤家湾村委初碗窑自然村,一个普通的村民传承并制作土陶,让宋代制作土陶的窑火千年不绝,生生不熄。
  9月12日,记者来到全州县永岁镇初碗窑村,看到村民周金良正在釆集水下两米多深的泥料,用于烧制紫砂壶。周金良告诉记者,南宋时期,村里就有很多烧制土陶制品的窑口,泥料都是在这里采集。
  全州县永岁镇初碗窑村 周金良:“唐宋那时候,原先这个地方是很高的,十多米高,一直选在这个地方采泥,所以挖得很深了。为什么这个泥料选在这里,因为这个泥料,粘性好,它含有很多石英,还有很多云母,有很多矿物质,这个是相当好的。”
  宋代是传统制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当时,全国各地官窑林立,民窑四起。在隋唐时期,初碗窑自然村就是一个因制作土陶制品而出名的小村庄。至北宋时期,改进了农业技术,推广谷物种植,经济得到恢复,全国各地民办专业土陶制作作坊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土陶制作工艺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全州县永岁镇初碗窑村村民 周金良:“我们这个村叫初碗窑,唐宋那时候烧陶的窑口就建在这里,属于民窑,民窑的烧制水平也达到官窑的水平。”
  陶瓷制作品因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特殊性,又因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而具有共同性。泥料是一把壶的根基,初碗窑自然村由于有制作土陶的好泥料,烧制土陶的然料充足等自然资源丰富,又临近湘江,当年的土陶制品一度出现产销两旺。
  全州县永岁镇初碗窑村村民 周金良:“初碗窑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因为它有这个好的泥料,有柴烧,还接近湘江,烧起的土陶产品,通过湘江运输出去,运往全国各地。”
  现年55岁的周金良是全州县唯一一位从事土陶制作的工艺人。他告诉记者,土陶制作程序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有选土、揉泥、垃坯成型、晾干、烧制等五道工序。这五道工序,每一道都很重要,工作起来不能有丝毫马虎与懈怠。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土陶作品成败的关键。
  为了制作好土陶作品,周金良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几十年来,他不断摸索出烧制土陶的技术本领。目前,他烧出的土陶产品主要有陶罐、陶碗、陶盆、陶杯及陶茶具系列产品。而且周金良制作的土陶制品因环保并具有许多独特的功效,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区内外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
  全州县永岁镇初碗窑村村民 周金良:“我这个壶,可以卖500-600元,我要把我们全州永岁初碗窑这个泥料推广出去,让土陶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
(全州台 邓琳 蒋军生 陈唯)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