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科创机构纷纷亮出抗击疫情“黑科技”

2020年02月10日 15:21:5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所属分类:相关资讯  编辑:田靖琴  阅读:   查看评论()

  2月5日,在沈阳市疫情高发区来沈指定安置宾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调试智能送餐机器人。新华社发

  2月2日起,一套人工智能大客流体温检测系统在北京清河高铁站出站口正式“上岗”:出站人流无须停留、挨个测体温,只要正常走出车站,系统就能通过红外设备准确检测出体温,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准确对应到每个人身上。一旦发现体温超标,车站工作人员能立即示意该旅客出列,用手持设备进行二次检测。

  “这套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摄像系统,包括红外摄像机和人脸识别摄像机,可以抓取旅客信息;一是算法系统,就是现场大屏幕的电脑;一是显示系统,就是大屏幕。”百度公司技术工程师刘宇航介绍。

  据了解,目前大客流体温监测设备主要是以硬件为主导的高温红外设备检测仪器,但造价高、严重缺货。为应对返京大客流到来的需要,百度公司对其软件系统进行优化,解决了高铁站半开放环境气温低、出站人员戴口罩戴帽子人脸信息缺失等难题。

  “北京市海淀区从疫苗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大客流体温检测、政府紧急指挥调度系统、小型芯片隔离人群体温监测仪器等角度切入,调动辖区科技创新企业,快速研发调试,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一处负责人舒毕磊介绍。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科创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出资、出物、出力、出智,有的加紧研发检测药物、抗病毒药物和医疗机器人,有的千里驰援武汉两个专用医院建设。

  在北京,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和他的团队一起研究“老药新用”的办法,加速攻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作为具备药物研发能力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调动我们最优质的资源,满足国家的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丁胜说。

  目前,该团队已经使用三种互补的研发方案来寻找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药物,也已经找到了一些候选方案,正在进行进一步确认研究和排序。

  丁胜介绍:“我们也联合相关机构,免费向社会上有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和机构开放了一系列先进的内部资源,比如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和大数据分享平台、高通量筛选平台、多个化合物分子库等,以期能给社会研发力量以支持。”

  对疑似患者进行精准快速诊断,是赢得这场阻击战的关键之一。

  不久前,经过应急审批通道,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获准上市。连日来,在武汉、天津、深圳等地,华大实验室全力开动,千名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检测试剂盒和有关检测设备。

  “确诊和疑似病例数仍在上升,临床诊治压力巨大,让所有病人尽早接受检测和诊断,迫在眉睫。”作为一名亲历2003年“非典”疫情的“老兵”,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博士于大年初一“逆行”进入武汉坚守至今。

  “昆明某数码科技公司采购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湖北某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购N95口罩、护目镜”……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防疫物资紧急采购需求发布平台”上,医院捐赠、物资采购、供货通道等选项简单明了,好似一座“桥”,让供需双方快速对接。

  据了解,当前抗疫一线的各大医院、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物资采购困难,该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医护用品供应商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供应服务平台,助力解决疫区医护用品的供应与管理问题。

  截至目前,平台共发布来自武汉、孝感、荆州、宜城、襄阳等市、县级医院的紧急医疗物资需求。

  该平台的设计方,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紧急动员全球爱心人士,集结平台全国“5万+”安全防护类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尽可能联系对应的供货渠道,携手共渡难关。(记者 马岩 盖博铭)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