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临桂:传统非遗技艺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金钥匙

2020年09月17日 12:06:04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新闻热点  编辑:田靖琴  阅读:   查看评论()
  临桂区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其中不乏食品类传统技艺,像四塘横山豆腐乳和南边山腐竹制作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临桂区把这项传统技艺纳入脱贫攻坚产业帮扶计划,通过发放小额信贷、建设扶贫车间等方式,让传统手工技艺成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立秋后,临桂区四塘镇横山村委池头村村民于贵庭、陈珍妹夫妻俩就开始了今年的豆腐乳制作。用传统工艺制作豆腐乳20余年,夫妻两人一直严守制胚、发酵、腌制的每一道工序要求,然而也正是因为坚持传统,让腐乳制作规模效益难以增加,两人忙前忙后,年产量仅2000瓶左右。如何在固守传统技艺和规模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呢?在脱贫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用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购置了机器设备,巧妙将现代机械设备植入磨浆、压榨等环节,在保持豆腐乳口感的前提下,加快生产进度,加大生产规模,产量由两千瓶增加到两万瓶,于贵庭一家也顺利实现脱贫。
  临桂区四塘镇横山村委池头村脱贫户 陈珍妹:“我们这里老人家做的,拿稻草灰烧出来 拿牛草烧稻草灰做的,老人家一个传一个的,以前的土豆腐乳,一年就做两万瓶,就得到四万块钱。” 
  横山豆腐乳历史悠久,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年来沿袭了口传身授的作坊式生产模式,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四方井”、“清泉”、“下边村”等多个知名品牌。如今,横山村委共有65户村民从事豆腐乳制作,产量600万瓶,总产值3600万元,先后有9户贫困户在豆腐乳制作的扶贫车间实现脱贫。
  而作为临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边山镇的腐竹制作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因生产的腐竹用的是原始手工艺生产,不添加任何的化学成份,保持了腐竹原始的形态,经水久煮不糊烂,有嚼劲,南边山腐竹也因此闻名于桂林。
  桂林市永记豆制品公司负责人  张光明:“为了保持我们腐竹的原汁原味,我们坚持采用最优质的本地豆,坚持烧柴火,用本地的山泉水,不添加任何淀粉,水等添加物,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确保与最初的腐竹味道保持一致。”
  成立于2017年的南边山镇永忠村委永记豆制品公司,将村里从事腐竹制作的小作坊集中起来,在让传统制作工艺得到传承的同时,还吸纳当地五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临桂区南边山镇永忠村委脱贫户  龙云权:“自这个厂开工以来,一直在这里打工,每个月可以拿到2500左右,一年能够做10个月,这样既解决了我的生活来源问题,又能够干农活,又可以照顾小孩上学,还可以照顾老人。” 
  如今,临桂区豆腐乳和腐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提升,传统非遗项目不断转化成生产力,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赵兴平)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