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7月“中国好人榜”在百色发布,广西4人上榜

2021年08月12日 10:06:37  来源: 南国早报客户端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近日,中央文明办在百色发布2021年7月“中国好人榜”,广西的何光民、陆秀缎、赵荣、陈业初4人上榜。在发布会现场,多名广西籍楷模登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鼓舞更多的人走正道、行正事、扬正气。

▲“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的家人(左二、左三)和接力黄文秀担任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旭(右二)在现场接受采访。图源:百色市文明办

  “全国最美奋斗者”、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哨兵凌尚前讲述了他种田守疆、扎根边防40年,只为兑现与昔日战友郑重承诺的朴素信念;曾经在海南洋浦英勇救下6岁男童的广西百色籍好小伙、消防特勤战斗员农国切回忆了他飞身救人,勇下火海、生死逆行的铁血忠诚;“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的家人和接力黄文秀担任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旭,介绍了百坭村实现整村脱贫的崭新面貌,表达了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中国好人的故事在人们心里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传递着生生不息的道德力量。

  ▲中国好人代表在现场发出倡议。图源:百色市文明办


  他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

  何光民是南宁市青秀区摄影协会主席,他长年为公益捐款捐物。广西隆林,有他资助的100名孤儿学生;云南曲靖,他曾给磨盘卡小学240多名学生送过保暖手套;贵州加榜乡,一些小学多次得到他资助的资金和学习文体用品……

  ▲何光民。图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都安隆福乡一名叫韦容芳的女孩,干农活时不慎跌落摔断大腿骨,医生预计治疗费需5万元。何光民从朋友圈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并承诺帮忙解决治疗费。他说:“还差多少?我来捐!”他从南宁开车到都安的医院看望韦容芳,缴了手术定金5000元,亲自把她送进手术室。历经2年多的“三断三接”四次手术后,韦容芳治愈出院,其间何光民多次来看望并提供帮助。

  2020年初,我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各类防疫物资紧缺。何光民想方设法购买了4万多元的口罩、消毒液捐给南宁市13个社区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几年来,何光民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60余万元。

  她弃医从农只为了“芒果梦”

  陆秀缎是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1998年,她弃医从农,率先在东养村百冠山种植芒果。2011年,为了更好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陆秀缎和丈夫共同成立了田东县第一个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群众提供芒果护理技术指导,为果农提供芒果销售渠道,蔬菜线上线下服务。之后,陆秀缎通过整合芒果园,建立了百色市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田东县百冠芒果核心示范基地,发展技术推广培训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连片带动周边6个乡镇2000多农户发展芒果种植产业18万亩,形成百色市最大芒果种植产业带。

  ▲陆秀缎。图源:中国文明网

  为填补芒果种植市场化全方位服务的“短板”,陆秀缎动员丈夫开办农资店,为种果农户供应化肥农药。一些家庭困难的乡亲,都能在店里享受折价购买,有时甚至只用付成本价。陆秀缎还免费上门为农户配制农药,指导使用技术,是远近闻名的“芒果医生”。

目前,芒果种植已经成为东养村各家各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家各户都盖起了“芒果楼”。

  他倒在了抗疫一线

  赵荣生前系靖西市看守所民警,一级警长。先后在靖西市公安局南坡、同德、新圩、岜蒙、禄峒派出所和靖西市看守所工作。在进入看守所工作前,赵荣一直坚守在抗疫前线,主动请缨,参加边境疫情防控工作。

  在湖润新兴战区边境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简陋执勤环境和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赵荣带领执勤人员不眠不休、日夜排班,以执勤点为家,对过往车辆和人员,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不让疫情从境外输入,确保边境绝对安全。期间,他共参与检查监测车辆4000余辆,人员8000余人次。被抽调到靖西市看守所工作后,赵荣始终未放松警惕。他说:“看守所也是疫情防控一线部门,让疫情流入所内,后果将不可想象。”

▲赵荣。图源:中国文明网

  除了是抗疫先锋,赵荣还是一名调解能手。从警26年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1000余起,被同事称为“抗疫先锋”“调解能手”。凭借丰富的基层调解经验和突出的工作成绩,2010年被自治区公安厅授予“全区公安机关化解纠纷能手”称号。

  2021年5月24日上午,赵荣在靖西市看守所执行全封闭式勤务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8岁。

  他将哥哥的孩子视若己出

  陈业初是玉林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十几年如一日服侍年迈多病的双亲和供养大哥的遗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2002年,陈业初的哥哥不幸亡故。在这个收入微薄的家庭里,大的孩子刚考完高考,小的才读小学,全家只靠大嫂一人苦苦支撑,生活举步维艰。亲友们纷纷劝说:“让孩子务农或者打工帮补家用吧”。陈业初夫妇商量后,毅然扛起供养哥哥家几个孩子的重担,“孩子要读书才有希望”。

  ▲陈业初。图源:中国文明网

  那些年,陈业初精打细算,把钱省出来供孩子们交学费、买学习用品和补充营养。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他把哥哥的孩子转学到30多公里之外的中心校。他用单车驮着孩子们上学,在坎坷难行的山路上,风里雨里,走了好几年。如今,孩子们都算是成人成才了,学历上有博士、硕士,职业是教师或医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奉献。

  哥哥过世后,父亲由于忧伤过度,哭瞎了双眼,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了能悉心照顾年迈体衰、生活难以自理的双亲,陈业初毅然把父母从老家接到了单位的小套间。他细心地照料双亲,常抽空给父母读报纸,定期给父母剪指甲,还专门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定期给父亲理头发。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鼓励下,双亲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如今,陈业初的父母年近百岁,他尽心竭力照顾双亲的举动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