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通过契合市场需求的学习和实践,这些“青春养老人”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实现了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9月9日《工人日报》)
一方面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所催生出的对高层次养老人才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在政策上的倡导和鼓励。比如2019年10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
四年之后,全国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顺利毕业,并且不出意外地受到了养老机构的热烈欢迎。不管是在山东女子学院举办的双选会上,还是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实习招聘会中,都出现了岗位数量远远大于毕业生数量,一个毕业生遭到多家用人单位“争抢”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当然是我们所乐见的,同时也势必会鼓励国内更多的院校设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招生更多高层次的养老专业人才。
近年来,国内养老行业得到蓬勃发展,但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是全国养老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其中,年轻专业人才尤为缺乏。目前国内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这对养老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是国内首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作为养老专业本科毕业生,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更了解先进养老技术和设备。同时,年轻的养老服务人才不仅能提供基础照护,还能分享新知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国内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顺利进入养老行业,为后继养老行业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高层次的养老专业人才,不管是对于养老机构,还是对于整个养老行业,既要“招得进”还要能够“留得下”。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尽管有较高比例的学生愿意投身养老行业,但人才留存问题依然存在。有养老企业负责人就表示,超半数的年轻人在两年内离职。
如何才能更好的留住高层次的养老人才?一方面要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地方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把遴选出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推荐至相关部门,优先参与“劳动模范”“青年五四奖章”“五一劳动奖章”等评选,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另一方面,为健全养老服务行业薪酬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出台养老服务行业入职补贴、岗位补贴、见习留用补贴等人才激励政策,增加养老服务行业和工作岗位吸引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就业氛围。
为此,一些养老企业开发了照护师、老年评估师等新职位,并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一些机构提供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并承诺提供全面的保险福利;还有企业强调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这都是为留住人才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
(作者: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