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深耕民生沃土 厚植幸福根基

2025年07月23日 13:38:25  来源: 全州县白宝乡  所属分类:桂观评论  编辑:  阅读:   查看评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民生建设标注了新高度、擘画了新图景。察民情方知重托千钧,纾民困更显赤子本色,固长效乃成千秋基业。广大党员干部当在时代的沃野上深耕不辍,以务实之举厚植幸福根基,让发展成果如阳光雨露般洒向千家万户。

察民情于细微处,以赤子之心感知民生冷暖。“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为民情怀穿越时空,烛照今人。焦裕禄踏遍兰考风沙摸透灾情,孔繁森三进阿里雪原倾听牧民心声,张桂梅燃灯滇西叩开千名女孩命运之门,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俯身倾听是践行初心的根本路径,唯有俯身贴近泥土,方能听见大地心跳、群众的心声。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走进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将群众愁容当作履职清单,把百姓叹息视为行动号角;须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从家长里短里捕捉共性诉求,在欲言又止里发现深层隐忧;要涵养“甘当小学生”的谦逊,拜群众为师,向实践学习,使政策制定始终扎根现实土壤。唯有如此,方能让民生工程精准对接群众期盼,使惠民举措饱含泥土芬芳与民生温度。

纾民困于关键处,以担当之肩扛起急难愁盼。“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破解民生难题就是时代赋予的政绩考卷。黄文秀在暴雨夜留下的扶贫笔记,当代愚公毛相林于绝壁凿出的希望之路,黄大发为千顷旱田修通的水渠,无不彰显为民担当的千钧分量。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群众急难愁盼就是时代考卷,破解民生难题就是最好政绩。当秉持“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意识,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履职大事,将百姓的难事视为当务之急;需锤炼事不避难的攻坚锐气,面对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硬骨头,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创新破局;要坚守“民呼我为”的行动自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纾解民困落到实处、细处,建立从诉求收集到问题解决再到评价反馈的完整闭环,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用钉钉子精神将堵点痛点转化为民生亮点,用实干担当书写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固长效于机制中,以长远之志织密幸福篱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长效机制的构建是民生福祉生生不息的源泉。杨善洲二十载染绿大亮荒山,塞罕坝三代人接力筑就绿色长城,“千万工程”二十年绘就万千美丽乡村,生动诠释久久为功的永恒价值,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生建设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永无止境的接力长跑。广大党员干部当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甘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栽树人”;需涵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对养老托幼、教育医疗等长期任务持续深耕,不因人事更迭而偏移方向;更要筑牢制度保障的坚实堤坝,推动民生政策从碎片化向体系化提升,让惠民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唯有建立可持续的民生保障机制,方能让惠民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使幸福长河润泽代代民生。

(作者:黄扬)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