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州县近35万亩早稻迎来了收割期。同期放养在稻田里的肥美禾花鱼也迎来收获季,为农业产业发展、农户增收带来丰收收益。
稻花落尽鲤鱼肥。 在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村民谢崇林正在自家即将收割的早稻田里捕捉肥壮的乌鲤禾花鱼,准备供应市场。
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民 谢崇林:我们(这个)稻田禾花鱼每亩(产量)30-40斤,(目前市场价)45元一斤。
全州县是全国100个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素有“桂北粮仓”之称。该县素有在稻田里养殖禾花鱼的传统习惯,禾花鱼也是全州县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州禾花鱼以其肉多刺少、肉质鲜美、鱼汤清甜被誉为“鱼中人参”。近年来,全州县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通过在稻田里放养禾花鱼,鱼吃禾花和害虫,鱼的粪便为水稻增加肥力,除了每亩水稻能够提升5%的产量外,每亩田养殖禾花鱼还能额外增收近1000元。这种稻渔共生种养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实现钱粮双收和乡村振兴。
目前,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总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1.2万吨,年综合产值4亿多元。稻田养殖禾花鱼成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产业之一。
(全州融媒 邓琳 沈昊 实习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