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临桂区宛田瑶族乡依托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巧做“林下文章”,大力发展仿野生灵芝种植。 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守住了生态家底,蹚出一条生态富民新路径。
在宛田瑶族乡平水村,林下仿野生紫灵芝近期迎来采收季。紫灵芝种植也是当地脱贫户李明一家的收入来源之一。
临桂区宛田瑶族乡平水村村民 李明:我们家种了6方菌棒,一年收入1万多。明年少种点罗汉果了,多种点灵芝。
李明告诉记者,平水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当地因地制宜,引导他们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利用本地优质山林种源,发展林下仿野生椴木灵芝,产业发展不断向好。
桂林市临桂某中草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勇:经过几年探索,我们面积从15亩扩大到150亩,从菌种培育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技术已经成熟。
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菌种、技术和销路,大幅降低农户风险,提升产业效益。同时,这种种植模式还最大限度保护了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2024年,灵芝种植一项就为平水村村民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成功模式吸引到贵州、广东等地种植户前来“取经”。
贵州三江县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杨松君:林下灵芝种植不破坏生态,而且经济效益蛮好,我们想把这个项目引进到我们三江,为我们三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目前, 当地政府还积极牵线搭桥,与广西农科院深度合作,探索新品种、新技术,致力将林下仿野生灵芝打造成富民强村的特色支柱产业。
广西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灿琴:我们这个赤芝T53新品种,今年在平水村栽培示范效果很好,有望在明年在这边大面积的推广。
(临桂融媒 李辉朝 梁永健 黄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