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桂林:特晚熟荔枝高质量发展造就“桂林样板”

2025年08月07日 09:00:57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置顶资讯  编辑:蒋玲  阅读:   查看评论()

  8月3日,广西特晚熟荔枝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会在临桂区召开。交流会之所以选在桂林,源于我市在特晚熟荔枝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中的成功。桂林这个并非荔枝种植的优势产区,正在通过错开市场供应期和延长产业链成为广西甚至全国的“桂林样板”。

  当天,来自广西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科院植保所、福建农科院果树所等全国顶尖科研单位的荔枝专家汇聚一堂,聚焦特晚熟荔枝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抗寒防冻、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聚力集智。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胡桂兵: 广西的荔枝产期非常的集中,都集中在这个6月跟这个7月的上旬,上市的量太大,造成了这个卖价比较低,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品种、技术把这个产期能够拉开。

  将产期荔枝产期拉开,扩展市场发展空间,桂林市正在大力发展特晚熟荔枝品种。当全国传统产区荔枝下市后,在位于临桂区五通镇的荔枝园,正迎来广西最晚熟的荔枝丰收季。当地引进企业在此引种试验“仙进奉”荔枝。桂林市地处我国荔枝经济栽培的北缘,霜冻风险极高。然而,正是在这片看似“不适宜”的土地上,依托独特品种资源和科学的避寒栽培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广西上市最晚的特晚熟荔枝。其成熟期比海南、广东主产区足足晚一个多月,有效填补了市场空档,价格优势显著。

  桂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赵勇:今年大概有40来亩挂果,产量在2万斤左右,广东客商已经订完了,大概是30块钱一斤。

  据了解,桂林并非传统荔枝适宜区。要实现成功种植,必须在品种、技术和模式上寻求创新突破。特晚熟荔枝的成功,正是我市荔枝产业实施“时间差”战略的宝贵成果。它不仅突破了传统认知的荔枝栽培“北限”,延长了市场供应期和产业链,更探索出一条在高寒生态脆弱区发展高价值特色农业的新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桂林样板”。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秦献泉 (接下来)我们还要针对(桂林)这个区域,专门选育一些适合这个区域来生产的荔枝,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把这些难点、痛点给它打通,打造这个特晚熟的荔枝的特色的区域,在对我们乡村振兴,我们荔枝产业能做一点点贡献。

(临桂融媒 彭璇 梁永健)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