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大地,茶江如练。曾经的重重山峦,一度限制了恭城的发展。如今,随着贵广高铁穿行、灌平高速贯通,特别是灌平高速为恭城栗木、嘉会、恭城三地打开了便捷通道,瑶乡的天地豁然开朗。高铁高速纵横交错,交通格局的巨变,正迅速转化为恭城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广西九轮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五条溜冰鞋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专注地组装、调试、打包,一批发往印度尼西亚的订单即将完成。公司负责人表示,正是看中了恭城日益凸显的交通优势和日趋完善的园区配套,他们才将生产车间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搬迁至此。
灌平高速的通车,显著激活了园区物流“血脉”。满载原料与成品的货车往来穿梭,运输效率今非昔比。物流的提速,不仅加速了企业生产流通,更驱动着整个园区承载能级的跃升。
作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开花山创新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达1.2万亩。当前,正集中力量开发北区760亩,其中300亩的厂房和道路已初具规模。园区还专门划出110亩,建设钢结构标准厂房作为小微企业孵化园,为成长型企业“筑巢”。
步入开花山园区的桂林脆笛食品有限公司洁净车间,机器高效运转,工人们操作娴熟。糖沁冻柿、膨化柿子片等特色产品源源不断产出。政策“活水”的精准灌溉,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强力支撑。园区积极向上争取并高效利用了5.68亿元政府专项债券、8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以及2500万元特色县域经济资金,为入园企业“输血强筋”。
桂林脆笛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黎炼:我们脆笛食品有限公司是开花山园区首家入驻工业实体,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累计投入1500万元,每年产能达到8000吨左右。”
在燕新工业园区,桂林普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同样繁忙。晶莹的芋圆、芋泥粒被快速分装,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奶茶店。这些车间不仅有效消化了本地农产品,更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民增收。
双园并进,筑巢引凤。目前,开花山与燕新两大园区已成功吸引57家企业落户扎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成为撬动恭城整体发展的强劲引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框架下,恭城经济稳健增长,2024年GDP增至110.71亿元。与十年前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35元,增长78%;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19元,大幅跃升151%。交通网络的完善与产业活力的迸发,正让古老的瑶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恭城融媒 龙有意 李茂香 李莹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