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剧展,“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
抗战期间
戏院在桂林文化城称得上星罗棋布
二十世纪初,桂林水东门
据1942年出版的《桂林市指南》记载
1941年,桂林有3家平剧(京剧)院、
2家桂剧院、1家湘剧院和一家粤剧院
平均每天观众在两万人左右
桂林的戏院各有所长
都有各自稳定的观众
国民大戏院居桂林营业之冠
台柱刘筱衡为南方四大名旦之一
老生郑亦秋、武生周瑞华、小丑筱玉楼
俱为一时之选
正阳路的高升剧院
由金素秋、徐敏初、冬梅岩、马志宝、金兰香等
开演平剧(京剧)
广西剧场主要演出的是桂剧
桂剧实验剧团人才济济
夜明珠谢玉君、庆丰年玉盈秋、
小金凤尹羲、小飞燕方昭媛
为当时桂剧第一流人物
桂剧代表作《拾玉镯》剧照,孙玉姣由桂剧名角尹羲饰演
据不完全统计
1937年至1944年
桂林演出歌剧12台、舞剧2台、
平剧(京剧)214台、桂剧74台、湘剧25台、
粤剧62台、傀儡戏9台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
传统戏剧在桂林获得了生机
欧阳予倩改编的桂剧《梁红玉》率先赢得了观众
桂林街头的抗战标语
桂林变成了旧剧改革的实验场
当时的话剧有不少是抗战题材
1943年末,欧阳予倩筹资兴建的
广西省立艺术馆落成在即
他邀请附近几个戏剧团队演出以示庆贺
恰好新中国剧社回到桂林
欧阳予倩与田汉、瞿白音、刁光覃等戏剧人商议
共同策划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
1944年,欧阳予倩主持西南剧展开幕式
西南剧展于1944年2月15日开幕
至5月19日闭幕,历时90多天
内容包括戏剧演出展览、戏剧资料展览和戏剧工作者大会
桂林省立艺术馆旧址,81年前这里曾经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西南剧展
西南剧展的演出单位有30多个
演出话剧23台、歌剧1台、京剧29台、桂剧8台
还有民谣舞蹈、傀儡戏、魔术、马戏各项
总演出场数170场,观众数量达10万人以上
戏剧资料展览为期半月,展出团体22个单位,参观人数3万多
关于西南剧展的书籍封面
戏剧工作者大会会期长达15天
分专题演讲、工作报告、提案讨论等项
来自广东、湖南、广西、江西、云南等省
共32个文艺团队、近千人参加了大会
西南戏剧工作者大会与会人员合影
剧展期间演出的剧目主要有:
新中国剧社的《戏剧春秋》《大雷雨》,剧宣四队的《家》《蜕变》,剧宣七队的《法西斯细菌》《军民进行曲》,剧宣九队的《愁城记》《胜利进行曲》,广西省艺术馆话剧实验剧团的《旧家》,七战区艺宣大队的《洪宣娇》《蜕变》,中国艺联剧团的《茶花女》《水乡吟》,广东艺专的《百胜将军》《油漆未干》,中山大学剧团的《皮革马林》,广西大学青年剧社的《日出》等,大多为抗战时期戏剧名作。
戏剧《旧家》剧照
当时媒体皆称西南剧展
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
1944年5月17日
《大公报》转引美国戏剧评论家爱金生
在《纽约时报》刊登的文章:
“如此宏大规模之戏剧盛会,
有史以来,自古罗马时代曾经举行外,尚属仅见。
中国处于极度艰困条件下,
而戏剧工作者以百折不挠之努力,
为保卫文化、拥护民主而战,
迭予法西斯侵略者以打击,厥功至伟。
此次聚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
检讨既往,共策将来,
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
演剧七队在西南剧展时期演出歌剧《军民进行曲》第二幕第三场剧照。
西南剧展
这次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会
至今影响着艺术革新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