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两山”理念20载壮美广西“绿”动未来融媒联动系列报道】红树伴潮生 碧水绕城流

2025年09月08日 10:56:51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置顶资讯  编辑:蒋玲  阅读:   查看评论()

  风生水起的北部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处广西最南端的北海,担当起筑牢北部湾生态安全屏障的先锋。北海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两山”理念20载壮美广西“绿”动未来融媒联动系列报道,今天我们走进北部湾“璀璨明珠”——北海,感受这座城市“天蓝、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生态画卷。 

【AI布氏鲸 小布】大家好,我是小布,每年中秋节前后,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如约来到北海涠洲岛附近海域,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眷恋这里吗?

  2018年,北海市发布重磅消息:涠洲岛海域发现中国大陆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鲸类生活群体——布氏鲸群。如今,在涠洲岛海域发现的布氏鲸已超过70头,这些庞然大物为何钟情这一片海域?北海给出了答案:涠洲岛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常年达90%以上,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连续12年保持全国前列。

  在北海,不只是布氏鲸让游客惊艳,冯家江这张生态新名片,也凭借独特魅力,吸引市民游客沉醉其中。穿城而过的冯家江全长16.9公里,是北海市唯一的内河。傍晚江畔,微风徐徐、绿树葱郁、白鹭翩飞。曾经的冯家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流域范围内分布了多处虾塘、养殖场和雨污直排口,每天大量污水直排江中,还对银滩及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产生了影响。

  北海市旅居者联合会党委副书记 张艳:多年前我来到这里,闲逛的人寥寥无几,周边环境也是脏乱差。

  治海先治河,2018年,北海市启动了“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投入24.8亿元进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这是国内首个近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涉及江、渠、湖、海、滩生态修复。

  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研究中心主任 廖馨:通过这个陆海统筹的模式,上游就清淤 铺设截污管,下游拆除硬化的海堤,连通银滩和红树林的一个生态廊道 ,仅仅两年就完成了八大工程,水质也大幅度地提升。

  经过三年的努力,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入选“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而冯家江片区,也成了北海的“后花园”。

  北海旅居者 韦慧:走进冯家江湿地公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去了很多的城市,选择旅居生活,最终还是选择了美丽的北海。

  沿着北海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南下,入海口处连片的红树林便映入眼帘。230多公顷的红树林形成“海上绿洲”景观,守护着北海的沿岸滩涂。在这里,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林卫梅向记者展示了千疮百孔的树干标本。过去由于冯家江的污染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团水虱、藤壶“野蛮生长”,下游连片的红树林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 林卫梅:这一个(生物标本)是我们的巡护员,从野外红树林区域捡回来的,被病虫害蛀空的树干,它是被一个叫团水虱的有害生物,蛀到它的树干里面 就是对它啃食 ,长时间的啃食 这个树干就会被蛀空,然后慢慢的红树林就会死亡。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曲湾村村民 唐文利:当时家家户户都养虾,很多乌黑的虾便(排到海里),还有鸭牛走进红树林,破坏红树林。

  为了让“海上绿洲”重现生机,除了对冯家江流域进行治理,北海市还出台《北海市红树林巡护检查制度》,印发《北海市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2020-2030年),推行“湾长+林长+警长+检察长”机制,整合各方力量,为加快红树林生态修复保驾护航。2023年6月,湿地公园内1357.8公顷沿海滩涂和红树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公园不断加大巡护管护力度,聘请多名巡护员对红树林进行日常巡查。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生产部副部长 李斌:我们湿地公园现在总共有巡护员19名,每天我们的巡护人员到位以后,主要是针对在我们湿地公园范围内,占用湿地 到红树林里面踩踏采挖,还有就是设置非法的鱼箔 地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一些行为进行一些巡查和制止。

  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设立后,北海市开辟新的就业渠道,让部分养鱼、养虾户当上了护林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保护区内还为赶海的村民留出专用通道,方便他们出海挖沙虫。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曲湾村村民 唐文利:红树林保护好了,我们村民个个都得到红利了,好多游客过来这里,赶海旅游等各方面,(村民)都有一定的收入了。

  以绿为底,处处生金。受益于有力的保护修复措施,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的红树林愈加葱郁茂密,已成为北海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是游客到北海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目前园区内种植各类红树19种,红树林面积达1300多亩,累计监测到鸟类239种。这里不仅是鱼虾、贝蟹等上百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更是鸟类的天堂。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讲解员 潘纯钰:红树林它不仅有观赏价值,同时它还有非常好的生态价值,也曾经监测到极危鸟类,我们红树林保护得越来越好,相关的一些生物多样性也会越来越多。

  近年来,北海市充分发挥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在保护区建设红树林亲水观光栈道、观鸟塔、监测站等生态保护设施,开展文明赶海、亲子游、研学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激活旅游经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广西南宁红蕴研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熹:通过研学活动,从小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种子,通过自己的保护,把我们这一片美丽的红树林,变得更加美丽 ,生态更丰富,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了解我们美丽的北部湾。

  如今,“天蓝、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北海的独特优势和发展竞争力。北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5年排名全区第一,现有红树林面积4701.59公顷,位居广西第一、全国第二。北海银滩海湾、涠洲岛海湾先后荣获“全国美丽海湾”。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北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1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3.9亿元。

  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莫绍莲:下一步,北海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半分不减”,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记者手记】北海以冯家江治理为笔,以红树林修复为墨,在风生水起的北部湾书写着精彩的“两山”答卷。这份答卷,是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深情回响,是科学治理的生动注脚,更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幸福转化。在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中,北海始终坚持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本台短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创造财富。习近平总书记 20年前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定力和实践智慧。值此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我们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南宁、柳州、北海、崇左等地融媒体中心组成全媒体采编团队深入采访,推出“两山”理念20载壮美广西“绿”动未来融媒联动报道。从近期播出的一篇篇形式新颖、表达生动、内涵丰富的电视新闻中,大家可以看到八桂大地的绿水青山间,正绽放着为民、惠民、利民的幸福之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践证明,通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不断培育生态环境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必定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绿水青山终会变成金山银山,并且可以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重要的东方启示。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