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阵地》在央视一套的热播,国庆中秋长假,“救亡日报社”旧址迎来了一批批追寻红色足迹的游客,他们打卡剧中场景,沉浸式体验抗战文化之旅,让假日里的红色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眼前这栋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前,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观看了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阵地》,特意前来追寻那段烽火岁月。作为故事的重要场景之一,救亡日报社旧址也因此从历史深处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了一个鲜活的文化地标。
救亡日报社旧址 宣讲员 苏秋伊: 它主要就是这么一个木质楼的结构,租了这么一个空间, 一层楼有4个办公室,下面有4间,上面有4间。主要由夏衍他们在这里进行一些编辑,出版,主要是代表中国共产党,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抗日的一些政治的主张,然后进行一个全面的 ,所有各阶层的人员来开展一个统战工作。
1937年8月24日《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办,由于国内战事原因迁至桂林,并于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复刊,在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先生的带领下,克服万难,坚持发声,成为了抗战时期西南地区一面重要的文化旗帜。电视剧里的很多情节,都能在这里找到历史的影子。
救亡日报社旧址 宣讲员 苏秋伊 : 现在这一段时间这个《阵地》播出以后,就有很多的市民游客看到《阵地》当中,有救亡日报这个取景的一个场景,所以很多市民游客慕名前来这里进行打卡,现在节假日也进行开放,这几天有很多市民游客来这里参观,也成了目前的一个网红景点。
《救亡日报》在抗战时期不仅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阵地,还是在桂进步文化人聚会、秘密活动的地方。由于旧址位于市中心区,又进行了原状复原陈列,成为了桂林市又一处以文化抗战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游客 刘忠 :小朋友为什么要来看,我觉得就是从小让他有一个很正确的历史观,未来可以形成更好的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我们对历史的一个铭记和反思,反思完了以后 ,未来可能会让小朋友,不是忘记仇恨,而是说从仇恨里面我们得到一个,更好的这样的一个经验和教训,未来可以建设更强大的祖国。
(覃志勇 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