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吊瓜满枝头,丰收景象映笑脸。霜降前夕,走进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地村下花组的田间地头,连绵的藤蔓上挂满了金灿灿的吊瓜,宛如一盏盏喜庆的小灯笼。村民唐蒙军正邀约着邻里的亲朋好友帮忙采摘吊瓜,村民手脚麻利地采摘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吊瓜,让这颗曾经的“野果子”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选准产业,荒坡地长出“金蛋蛋”
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处山区,耕地资源有限,传统农业增收空间受限。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农业部门经过多方调研和科学论证,发现吊瓜(又名瓜蒌)耐旱、易管理,适合在山地种植,其瓜蒌籽(吊瓜子)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于是,龙胜将吊瓜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培育。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也就千把块。现在改种吊瓜,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还保底收购,一亩地纯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村民都很愿意种植吊瓜,现在三门镇已经达到了3000亩的种植面积!”正在地里忙碌的大地村村民唐蒙军算起了经济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政策扶持,“订单农业”解民忧
为打消村民“种出来卖不掉”的顾虑,龙胜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当地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统一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形成了稳定的产销链条。
同时,当地政府整合涉农资金,对连片种植的农户给予种苗和肥料补贴,并定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培训,为吊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延伸链条,小瓜子做成大产业
如今,龙胜县的吊瓜种植已从2015年最初的零星试种,发展到如今覆盖多个乡镇的规模化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除了将瓜子加工成美味的休闲食品远销各地外,部分企业还开始研究开发吊瓜的根、皮、瓤的药用价值,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综合效益。
“2025年全县种植吊瓜已达1.2万亩,预计产量300万斤,产值可达到5000万元左右。一颗小小的吊瓜,全身都是宝,吊瓜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盘活了龙胜的山地资源,更点燃了村民们奔向富裕生活的希望,我们下一步计划建设更标准化的加工厂,打造龙胜自己的吊瓜子品牌,让这个产业走得更远,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致富。”龙胜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