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中国空间站迎来第四位北航人 从校园到星辰大海

2025年11月21日 10:32:50  来源: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  阅读:   查看评论()

中国空间站迎来第四位北航人 从校园到星辰大海!近日,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此次执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中,刚度过32岁生日的武飞创造了两项中国航天新纪录——我国执行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武飞从校园走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截至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迎来了四位北航人,包括刘旺、桂海潮、王杰和武飞。这些万里挑一的航天员,在大学时代完成了哪些必不可少的“修炼”?助力他们遨游天宫的秘诀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探访他们飞天梦想的启程之地。

在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厅里,最醒目的显示屏上展示着神舟二十一号三位航天员微笑的画面。郭元东副教授表示,成为航天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对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有深厚的情怀、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些条件武飞完全符合。

2010年,武飞与郭元东一同考入北航。两人的本科毕业设计导师是同一人,研究生时也在同一个课题组。郭元东回忆,有一天早上8点遇到刚从实验室出来的武飞。当时武飞正在负责一项热真空实验,需要连续几天24小时在岗。面对询问,武飞回答:“工作需要,我也喜欢。”

在北航求学期间,武飞不仅认真钻研专业理论,磨炼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还在实践项目中展现出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如今,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飞行工程师,武飞再次将北航人的梦想写在浩瀚宇宙。他的研究生导师林贵平教授表示,对航天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是支撑他不断突破的核心动力。

罗明强副院长记得,武飞在本科阶段上“飞机总体设计”课时表现优秀。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动手设计一架飞机,并展开团队竞争。2006年起,北航启动以“飞机总体设计”为代表的项目牵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真实设计项目与传统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今年1月,北航十个学院二百多名师生联合设计的超音速客机缩比实验取得成功。 ? ? ? ? ? ?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历练,近年来北航积极推进社会课堂建设,探索出一套工学交替、理技融合的社会课堂新范式,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实干精神的航空航天人才注入青春力量。

尚在北航校园时,武飞写下这样一句心声:“无论这个时代以怎样的节奏运转,梦想总能谱出一首永恒的歌。”从建立之初,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就烙印着奔赴星辰大海的浪漫。“空天报国”成为北航人的精神底色。如今,所有北航学生在入校之初都会观看讲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事迹的话剧,所有本科生都要上“航空航天概论”。

薛天宇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他在本科四年间调整了两次学习兴趣方向,最终在大四时通过两周时间制作出一架小飞机并成功试飞。他表示,对这件事感兴趣,觉得有意义。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