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道德模范帮扶工作,弘扬“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并通过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慰问、帮扶活动,解决模范生活困难,形成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浓厚氛围,一股爱道德模范弘扬美德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龙胜各族自治县居民杨海英是首届桂林市道德模范,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她带着前夫改嫁,和丈夫一起悉心照顾瘫痪前夫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也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这天,龙胜县龙胜镇桂龙社区的负责人又来到杨海英家中,给她送来水果、食用油、慰问金等,给她提供帮助,解决她生活上的困难。
目前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杨海英一家加入了低保,入驻了当地安排的廉租住房,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她和她丈夫也在当地党委政府安排下有了稳定的工作。如今的杨海英一家生活上已经非常稳定,每隔一段时间当地的社区干部就会主动到她家了解情况,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
【同期声】首届桂林市道德模范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杨海英:“时时都有人来看望我们这个家,我们龙胜的人个个都来问我在哪个地方住,都来看望我这儿,好好哦,我讲哦,真的是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
对于社会各界给予的关爱,杨海英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她义务担负起小区的卫生保洁,无论是刮风下雨,始终坚持不懈。
【同期声】 首届桂林市道德模范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杨海英:“我觉得社会上帮我的人那么多,希望我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我做得到的应该做的。”
为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的关心关爱,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龙胜各族自治县对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形成在政治上给予关怀,在政策上给予关照,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的长效机制,并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继承优秀传统,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浓厚氛围。
【同期声】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杨艳琼:“杨海英这种不离不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作为党委和政府的干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竭尽所能地帮助她,让她没有后顾之忧,让她一家人感受到我们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关心她和帮助她,也是我们向道德模范学习高尚道德情操的一个具体体现。”
道德模范是精神的丰碑和时代的楷模,他们理当受到尊崇和礼遇。为确保我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英雄流血不流泪,我市成立了见义勇为促进会,受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日前,桂林逸仙中学举行“见义勇为”基金捐赠仪式,活动中,全校1600多名师生纷纷上台,奉献爱心,当天共捐款3万多元。
【同期声】桂林逸仙中学 学生 贲维超:“我们在报纸上,还有在电视上,都经常看见见义勇为的这些案例,然后他们的英雄事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还有他们的精神也是我们在学习上所需要的。”
【同期声】桂林逸仙中学 学生 刘丽莎:“平时我们学生做见义勇为的事情,可能无法像大英雄一样,做的那么辉煌,可是我们用我们的绵薄之力,每个同学5块,10块,对这些见义勇为的同学,或者是朋友,或者是我们社会各个人士进行帮助,在他们生活中,给予一些绵薄的帮助,也是我们对这些见义勇为行动的一次支持。”
今后,我市还将开展”德模范故事进课堂,把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入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让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模范精神的洗礼,在道德模范精神的鞭策和鼓舞下健康成长。
【同期声】桂林逸仙中学 党总支书记 赵桂华:“见义勇为精神在我们社会上要倡导起来,这样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懂得关心人,懂得尊重人,懂得去爱这个社会,爱这个国家。这是我们现在重点的一个内容,因为正义的东西维护起来,社会才能够稳定,才能够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