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用于展出二战期间在桂林不幸失事的一架援华美军轰炸机残骸的展览馆近日已正式落成并对公众开放。
1996年10月2日,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委会潘家寨人一农民在采挖药材攀险爬高,登上了猫儿山东北邻的黑冲峰山崖间发现,那崖壁的岩隙中牢牢地嵌入了一支似螺旋桨的东西;沟壑之间似有一堆堆闪亮发光的东西。这发光的东西就是后来被证明是二战“飞虎队”失事飞机的机骸。发现飞机残骸的消息层层报告到县里、市里。市、县组织文化、文物等相关人员进山找寻、查看。
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秘书长 岳启海:当时稍稍休息了一下,我就开始用手慢慢清理一下,看看下面到底有什么。当我们清到大概一尺左右,就发现有遗物、遗骸。
通过对现场照片和采集到的一支手枪、机关枪子弹、氧气瓶、机件的英语标牌等的鉴定,透过岁月的迷雾,八十年前,飞虎队驾机抗击法西斯的壮举也逐渐明晰明朗起来。1944年8月,位于桂林城西的飞虎队基地的秧塘机场正在忙碌着,他们准备着撤退疏散并配合中国战区,派机歼击和轰炸敌军阵地。一天,秧塘基地指挥中心派出B一24重型轰炸机去执行重要任务。飞机越过桂北后作了长途远飞去轰炸敌后运输线。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下了3600千克的炸弹,炸弹击沉了停泊在台湾一个港口的日军军舰,准备返回。
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秘书长 岳启海:这架飞机从台湾完成任务回来,准备到柳州机场降落的时候,正好这个时候柳州机场遭日本人的轰炸,所以地面跟飞机联系,叫它到桂林的秧塘机场降落。然后这个飞机就没有在柳州机场降落,直接往桂林飞了,飞了以后就失踪了。
时隔半个多世纪,这架飞机的残骸终于被世人发现。在失事地,工作人员搜寻到多块“身份牌”。身份牌是在一堆零星的飞行员骨骼近处发现的,上面写着:飞行员姓名、血型、军号、 家庭住址,军种、职务等信息。在残骸附近,发现2件怀表,表盖刻印着“US”的字样。还找出有乔治六世英王头像、铭文1941年在印度发行的银币数枚。后经专家鉴定,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援华美军第375轰炸机中队所属一架轰炸机残骸。美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飞机上共有10名机组人员,全为男性,最大的26岁,最小的仅19岁。这10名美国青年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猫儿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来,当地政府先后在猫儿山铁杉公园的路边修建和树立了美军B—24飞机失事记事碑及机组人员雕像。展览馆管理方表示,此次展览馆落成并对公众展出失事飞机的部分残骸,可以供人们纪念这些反法西斯英雄,让世人铭记这段中美两国人民联手与日本法西斯作战的历史。
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秘书长 岳启海:我们把这个建在这里,就是要告诉我们后人,我们中美友谊要延续下去,我们的和平要延续下去。
(记者:杨毓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