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袁思陶、史竞男)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理论批评打开了新的场域,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新成就、新气象、新问题,由文艺报社主办的“砥砺五年——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学理论批评积极回应时代生活的新变化,取得了突出成就,发生了重要变革。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实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等,在新的时代条件和语境下焕发出蓬勃的理论活力。五年来,文学理论批评的有效性和在场性不断增强,成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评论家雷达认为,近五年的文学理论批评,面对中国当代大变革大发展的丰富实践,面对文学创作繁荣兴盛的良好局面,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表现出关注中国经验、中国传统、中国现实的品质。尤其重要的是,理论界对人民与人民性、现实主义精神、深入生活与阅读生活的能力等问题的持久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吉林省作协主席张未民说,面对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理论批评界逐渐建立起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学认知,建立起关于时代生活的哲学高度,建立起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感知,并以中国经验为基础弘扬中国精神。
五年来,文学理论批评注重理论高度和世界视野的建构,坚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与创作展开积极互动,文学理论批评风清气正,氛围日益形成。
对此,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徐忠志表示,批评精神的彰显使评论风气大为改观。从业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重塑批评精神和品格,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学批评。在是非曲直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对各种不良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举旗亮剑,文学批评的战斗力和说服力明显增强。评论家与作家既做良师又做诤友,自觉坚持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有力弘扬了健康、说理的批评风气。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说,过去五年关于文学艺术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思想武器资源更加丰富。理论研究的问题更加集中,关于文学批评的共识扩大,说真话、讲道理的风气逐渐浓厚。
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高度重视批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理论批评人才的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青年批评家徐刚、李壮认为,得益于各种举措的推出和刊物的重视,近年来青年批评家的队伍不断壮大,文学理论批评队伍人才辈出。一些青年评论家关注同代人的写作,用充满生命体验的方式来进入文本,并敢于批评,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