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慧 实习生 穆阳芬 北京报道
各地频频推出“鼓励二孩”的新政。
继辽宁省的规划发布后,8月初,湖北咸宁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直接从出院分娩、幼儿园保教费、住房等方面,加大了对生育政策内二孩及以上的家庭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包括辽宁、广东、上海等地的二孩鼓励政策,多地区基本上涉及延长产假、减少生育环节的费用等,而湖北咸宁的政策尤为突出,奖励涉及“真金白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石智雷判断,在人口调整周期较长的情况下,“一刀切”政策的简单化逻辑已然失效,需要更加强调政策的阶段差异性与灵活性。
他表示目前区域性的鼓励二孩配套政策试点已经开始,差异化、因地制宜地实施鼓励二孩配套政策已经是趋势。
咸宁版“二孩新政”
8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称,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鼓励政策不能画饼充饥。而咸宁版的“二孩新政”,应该是国内目前落实鼓励政策最具体的地区。
咸宁位于湖北东南部,是一个年GDP刚过千亿的地级市。此次发布的政策,不仅限于卫计委决策范围内的生育服务配套,还包括人社、教育、住房保障等多个部门参与支持的全方位配套。
文件提到,针对无人照料问题开展3岁以下婴儿照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政策内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配偶陪护假延长至1个月,其间工资奖金照发;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3岁的女职工自主灵活的选择工作具体时间和地点;对辖区内参加孕期健康检查的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孕妇,每位补助300元用于孕期保健服务。
另外,文件还在出院分娩、幼儿园保教费、住房等方面,加大了对生育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家庭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在教育方面,政策内出生的第二个及以上孩子,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可以减免一定金额的保教费,减免所需资金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市属幼儿园的列入市财政预算,减免金额和实施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在住房方面,政策内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无论是本地或异地居民,凡在咸宁市内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或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并放宽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和提取政策。
在咸宁市政府机关工作的85后公务员小刘,在放开二孩后生了第二个孩子。在她看来,咸宁新一波政策是利好。
她期待的是,“鼓励支持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托育服务”能尽快落实,“这对双职工家庭来说是很大的利好,比如幼儿园孩子4点半下班,家长还没下班,中间1个小时希望有人统一照看,让家长付费都愿意。”
如何打造更友好生育环境?
2017年,中国的新出生人口只有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调查显示,群众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2018年,从舆论导向到地方版政策,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鼓励二孩的声音。6月,陕西省发布《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呼吁完善二孩政策,报告称有近六成的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同时,自2015年起,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未来出生人口增长后劲乏力。
同在6月,辽宁发布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其中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奖励政策,包括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
而湖北一位专家表示,湖北鼓励二孩的政策和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超前。一方面是湖北在人口学方面研究比较前沿,另外跟领导重视也有关。据了解,前湖北省卫计委一把手,曾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专家教授。
石智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事实上湖北的第一波鼓励二孩的试点政策,是2016年7月启动全省基本生育全程免费服务试点工作,最早有21个试点县市区,后来继续拓展到更多地市。第二波包括咸宁在内的试点,相对第一波政策来说,配套政策更完善,除了在生育和医疗服务方面,还包括托幼、教育、社保、住房等全方位的配套政策。
石智雷正在做关于湖北生育免费试点项目的政策效果的评估,此前他也在宜昌做过居民生育意愿的调研报告。
他认为,目前的政策不会改变持续低生育率的大趋势。“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日本欧美发达国家早已经出现。但是政策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效果,不想生的人,不会因为几千块的补贴就愿意生,但政策会对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导向,特别是对于摇摆不定的家庭,形成鼓励和引导作用。”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从医疗教育等方面完善二孩配套政策是合适的。“未来全国范围内鼓励生二孩是必然的趋势,什么时候出台政策,只是时间问题。”
石智雷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税收优惠中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税收激励。另外,给于家庭更好的生育环境,包括小孩的托管、医疗、教育等,需要给家庭适合生育的友好环境。其三是保障女性权益,推行弹性工作制度,保障女性公平就业。
乔晓春对于提升女性生育意愿方面建议,则鼓励二孩不应该是简单的延长产假,而是需要配套的政策,不能单一增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影响女性就业。“应该通过其他税收或者其他政策保障生育二孩女性员工和企业都不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