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临桂区宛田瑶族乡:旅游扶贫让好风景带来好光景

2020年08月12日 11:15:00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编辑:田靖琴  阅读:   查看评论()
  临桂区宛田瑶族乡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借助321国道桂林-龙胜这一黄金旅游线路,立足旅游发展和乡情特点,确立了“红色引领 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产业扶贫”的定位,把农旅深度融合作为助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在宛田瑶族乡的在水一汸景区,55座错落有致的瑶族传统风格吊脚楼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古朴清雅,画意十足。特色突出的旅游线路、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逛村居、赏民俗的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需要的岗位也大大增多。景区员工85%都是本地的村民,像在景区上班的当地村民邓龙梅过去因病致贫,如今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和旅游产业带动,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景区里共有9户贫困户20多人在这里上班,每月到手工资能有两三千元。
  临桂区宛田瑶族乡东宅江村村民 邓龙梅:“以前家里是很贫困的,然后一天可以砍得到一根竹子卖了15块钱一天,然后现在听到石总来开这个开发了,然后在这里上上班,在家顾得到小孩,然后又有老人,现在就是在这里上班呢,也顾得到家,然后现在是好开心啊,我现在在这里上班也领得到2450啦,现在也脱贫了嘛。”
  跟龙梅一样,东宅江村还有不少村民通过“产业+旅游”,摆脱靠山吃山的困境,家庭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像景区搭建了为宛田农特产品集中销售的平台,将当地的灵芝、野生茶、中药材等产业集中在景点销售,有效解决了山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窄、销量少等问题。
  在水一汸景区总经理 董事长 石瑞华:“我们去年专用了一年时间,专门就是给他们做电商和抖音学习微信,现在将近70岁的老人都会抖音带货啦,比我们还要厉害,他们自己的农产品就不用出门,有些我们酒店用的可以直接收掉,原来树根啊,这些中草药的根没有用,那现在呢,根本就挖不够,不够卖。”
  另外在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引导下,村中部分村民将闲置旧居变为民宿,以100—300元不等的价格为游客提供住宿;还有部分群众在景区周边的山坡上开设水果采摘园供游客进行采摘。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新的致富门路,村中瑶胞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为了将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转换成经济效益,宛田乡政府与旅游企业合作,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乡村建设以及景观开发等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打造了以瑶族文化生态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品牌。民族风情特色村寨、瑶族民俗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风光,让东宅江村成为游客休闲度假、体验乡土人情的绝佳旅游目的地。
  在水一汸景区总经理 董事长 石瑞华:“全村村民都每家每户从三岁到90岁都配了少数民族的服装,我们重点呢,就是把这个文化这块进行挖掘,当地村也非常喜欢,以前他们就有这个习俗,现在更增加了他们的兴趣,所以他们每个人也都是自发性的,现在非常好,很多外面的人都请他们才出去表演,现在家家户户都会跳长鼓舞竹竿舞 会唱山歌,敬酒歌是每家每户都会,也带来了很多各方面的文化气息。”
  在水一汸景区董事长 石瑞华:“这边的计划,就是我们把这个我们的瑶族文化,重点做一下我们的宣传和推广 同时也把我们的瑶药瑶语这一块 做一下深度的挖掘 计划呢,在这里做一个瑶语区,因为瑶族文化是很深厚的,全世界各地都有我们的瑶族,他们都会有瑶族的语言,同时,很多人也非常喜欢来到这以后,感觉离市区这么近,然后呢,这么美,而且保留这么完整,这个瑶寨有将近700年的历史 是一个挂在瀑布群上的瑶寨。所以大家很喜欢,所以今年我们重点放在文化推广文化挖掘这一块。”
  【记者手记】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风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更是乡村发展的根与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施“规划”“绿化”“美化”等措施,有利于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协同发展。
(熊姗姗 苏雅文)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