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第30个生日,30万瑶乡各族人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载歌载舞庆祝属于自己的盛大节日。
25日上午,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祝贺团成员,自治区代表团、桂林市代表团成员,与恭城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共数千人齐聚瑶乡,共庆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日。瑶乡领导干部群众,身着瑶族节日盛装,怀着无比激动和豪迈的心情,参加瑶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尽情表达对新时代瑶乡幸福生活的喜悦和赞美之情。恭城史称茶城,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南部,全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辖6镇3乡12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0.56万人,瑶族人口占60%。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瑶族自治县。回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恭城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瑶乡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恭城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全国闻名、迈进高铁时代、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恭城召开……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十三五时期,全县各族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县委“一城二区三生四大”总体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了经济、文化、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恭城正从生态农业示范县向生态康养县转型提质升级,从脱贫攻坚实现小康向乡村振兴阔步迈进。
生态农业闻名遐迩 生态工业长足发展
恭城地处桂北瑶山深处,不沿海,不沿边,发展的条件并不算优越。勤劳执着的恭城人民,立足山区实际,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理念,30年来,11任县委书记、9任县长,秉承良好的政治生态,换届换人不换路,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为恭城处处留下了绿水青山。 恭城30万各族群众扎实苦干、锐意创新,创造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恭城模式”,建有沼气池6.78万座,入户率保持在90%左右,以沼气为纽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曾获得“中国椪柑之乡”“中国月柿之乡”称号,发展到2019年,恭城月柿、柑桔等水果种植面积达50.68万亩;创建了1个国家级特优区,2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5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7个自治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5个自治区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85个自治区村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点。全县建立了100亩以上的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07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32万亩。持续坚持“禁伐阔叶林、禁放养山羊、禁止开垦25度以上坡地、禁止种植速生桉”“森林四禁”工作,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50%,至2019年底达到82.46%。恭城长期坚持“生态立县”的现象、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各级媒体、关注农村发展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人民日报以《广西恭城坚守“生态立县30年 11任县委书记一根接力棒》为题,专版报道了恭城发展之路。 恭城也因长期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气候宜居县”的称号。
恭城大力寻求工业转型,逐渐形月柿科创园、油茶产业园工业集中区、生态石材产业园区等特色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跻身自治区级A类园区,南方水泥等工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风电等新兴工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增强。2019年,南方水泥投资2亿元新上绿色矿山综合利用项目,企业实现产值6.57亿元,缴税1.06亿元。成立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油茶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实施恭城油茶“万亩原料基地、百亿产业”计划,油茶餐饮、浓缩油茶加工、油茶点心制作,以及茶叶、生姜种植等年总产值估计达到20亿元。恭城籍广州福松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莫绍翔,难以忘怀植入骨髓的深深的家乡油茶情怀,回乡创办了桂林恭城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速溶型油茶产品,创建起一整套完整的速溶油茶生产工艺,产品已经上市。建设中国柿子博物馆,并引进大湾区客商广州柿宝生物柿单宁提取及月柿加工项目作为解决月柿精深加工,提高柿子类产品高附加值作为重中之重项目,月柿深加工项目取得新突破,该项目完成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生态旅游突飞猛进 康养产业进展迅速
恭城坚持把生态旅游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来抓,明确将生态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旅游突破战略深入推进,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快速提升,被列为广西文化致富工程的五大模式之一。2012年,恭城捧回了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牌匾。2019,成功创造“最多人同时一起打油茶”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2020年,恭城正向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冲刺。
恭城县内节庆文化丰富,形成了“村村有奇俗、月月有节庆、家家打油茶”的奇特景象。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桃花节和十六届月柿节。恭城桃花节暨油茶文化节荣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人文旅游节庆奖”,桃花节、红岩村、恭城月柿分别被评为2011年广西休闲农业“十佳名节”“十佳名村”“十佳名品”。红岩村先后荣获了“全国十大魅力乡村”、“中国乡村名片”等称号。“十三五”以来,恭城积极开展旅游提升“七大行动”,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7个、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荣获“首届广西县(市、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称号。“一园一镇一带”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正将恭城融入大桂林旅游圈,接轨粤港澳大湾区,联手大西南,成为天下游客向往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一门三地”格局初步显现,2019年,接待游客527.74万人次,同比增长53.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手握“中国气候宜居县”“中国长寿之乡”这两块金字招牌,今日的恭城,有了更大的发展梦想——打造中国康养示范县,建设全域旅游怡养园。“十三五”时期,恭城加快了生态农业县向生态康养县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平安康养小镇、恭城油茶小镇、莲花月柿小镇等独具康养特色的小镇悄然崛起。瑶汉养寿城是康养产业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140 亩,预计投资总额约 16.5 亿元人民币,按照国家4A 级景区标准建造,布局健康康养服务和文化传承类项目。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集聚医疗康养人才的高地、承载恭城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恭城康养产业的领军项目,引进俞梦孙院士人民健康系统工程示范应用,按照“统一管理、开放经营、文化体验、智慧康养服务”模式开展运营和服务,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医民族医集聚区、全国一流的康养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一流的国医国学交流平台,现已被列为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自治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桂林市创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桂林市中医中药中国行示范基地。该项目计划将带动百亿元产业,将引领全县各项产业的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12年,恭城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成为广西率先脱贫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15年后,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全县有54个贫困村(含2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63户31717人。恭城举全县之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四大战役”部署,突出打好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扶贫、就业扶贫、综合保障“九场硬仗”。 2015年后,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全县有54个贫困村(含2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63户31717人。恭城举2016至2018年,39个贫困村摘帽、4046户1476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8.85%下降到3.64%,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县级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好”的等次;2019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5%,全县127个村(居)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全部达4万元以上,代表广西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省际交叉考核取得好成绩,再次荣获自治区县级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好”的等次。今年,全县剩余的1251个贫困人口将如期脱贫,7个贫困村将如期“出列”。
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着眼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逐一抓实。农村家庭通过发展月柿、柑桔、火龙果、葡萄、桃李等种植产业,创办水果营销、电子加工等小微企业,收入逐年提升,“产业兴旺”逐步实现。通过规划村屯建设,环境整治、美化、绿化,改善村屯水、电、路、通信网络;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恭城县)项目,采用3P模式推进,创造了菜园、果园、花园、公园“四园一基地”的先进经验;“柿都莲花”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公园已展现在世人面前;广大乡村实现生态宜居,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通过举办开笔礼、成人礼,在各村屯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会等,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人体观相结合,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了乡风文明。创新“三心三治一守”活动,引导全民崇尚忠孝心、敬畏心、互助心,有效实现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瑶乡人民物质文明极大提升手机、电视、冰箱、空调在广大乡村得到普及,小汽车在农村不再是奢侈品,人民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各族共享发展成果 团结进步屡创佳绩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607元增长到14115元。惠民事业投入持续增长,教育事业财政投入从709万元增长到36794万元,增长近51倍;公共安全事业财政投入从167万元增长到11403万元,增长67倍;卫生健康事业财政投入从303万元增长到38405万元,增长近127倍。至2019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275人,参保率97.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9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9626人,参保率达99%;工伤保险参保12248人;生育保险参保12713人。2019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878.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82.39公里,全县117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沥青路率达100%。广电与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做好《恭城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修订等地方立法和修订工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增强人民“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意识。积极引导人民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任用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注意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目前全县共有干部5639人,其中少数民族3651人,占64.7%;科级干部763人,其中少数民族446人,占58.5%。注重创造民族文化精品,创作出一大批包括县庆歌曲、瑶族歌舞在内的瑶族文化歌舞。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六进”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谐,连续30年来与周边县无省界、县界权属纠纷。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荣誉,被自治区民宗委、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联合命名为“第二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30而立,韶华正当。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恭城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自治区、桂林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取得的辉煌成就,艰苦奋斗、担当实干,让“美丽恭城、健康恭城、文化恭城、富裕恭城”蓝图早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