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市早稻收割基本完成。近年来,我市坚持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不断加大科技兴农、科技助农力度,以现代化科技助力产业兴旺,通过落实种粮激励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不断稳定、增加粮食生产,牢牢守住了“米袋子”安全。
平乐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源头镇高龙村获评高产粮食种植示范区,示范区大力推广“稻+稻+肥”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早稻已陆续成熟。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为稻谷收割按下“快进键”。
平乐县源头镇高龙村村民 陈家红:我们1200多亩的水稻(收割)只需要7天,两台收割机就可以全部收割了,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劳动成本和劳动人力。
平乐县源头镇落实惠农政策,坚持“机械强农”的理念,引入先进农用机械,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从稻田翻耕、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水稻收割等,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切实提升了水稻品质和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平乐县源头镇人大主席 陶未团:在全镇17个行政村大力推广“稻+稻+肥”双季稻轮作种植,提高良种良法技术到位率,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截至目前,该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种植粮食作物达6000亩。
“双抢”期间,全州县各类农业机械开足马力齐上阵,早稻抢收、晚稻抢种成了田间地头最繁忙的景象。
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 蒋启斌:今年我们全州县“双抢”由于推广使用机械化作业,今年的早稻收割已接近尾声,晚稻抢插工作比去年提前3到5天。
全州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种粮激励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扩种粮食面积,促进粮食增产,管好农民“米袋子”。据统计,今年全州县早稻面积35万亩,目前已基本归仓入库,预计早稻产量14.8万吨,同比增长约2.8%;目前已完成晚稻种植面积31万余亩。
入伏以来,荔浦市夏粮收获进入关键期,但是恰逢高温多雨天气,各地积极组织协调人力物力,确保收割、晾晒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荔浦市马岭镇大地村党总支部书记 韦步法:组织农机手采取人歇机不停的方式,抢抓晴好天气抢收。今年村里的水稻平均每亩产量都有1200斤。
今年,荔浦市的早稻、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1.9万亩,预计产粮8400万斤。荔浦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支撑保障作用,动员各方力量,迅速掀起抢收夏粮高潮,确保夏粮“丰收在望”变“丰收到手”。
恭城瑶族自治县全面落实水稻种植补贴政策,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了1000 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 ,今年,该县新建高标准农田超万亩,累计耕地提质改造约4万亩,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早稻收割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 江文科:现在我们所在的收割现场是我们县里面通过旱改水流转的土地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800斤,而且我们今年建设了一个水稻区域中心,这个水稻区域中心从育秧、烘干、仓储、加工为一体形成了全程的机械化作业,达到了粮食稳产增收的效果。
在永福县,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一片片成熟的早稻。稻谷颗粒归仓后就被装入车中。永福县以全县“退柑还粮”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宣传引导农户,进行低产果园、柑橘黄龙病病园、加强撂荒田专项治理等措施,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并建立了永福县2023年早稻高产攻关行动示范片,通过良种良法配套,进一步提高稻米的增产潜力。
永福县苏桥镇良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昌德:我们良村今年以来已恢复750亩农田种植水稻开展了早稻高产攻关行动示范项目,经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测定,产量达500公斤每亩左右。
在灵川县三街镇,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金灿灿的稻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村委副支书 全建军:今年的雨水比较调匀,预计亩产比去年要高出一百多斤一亩。
近年来,灵川县压实田长责任制,在强化耕地保护和严守耕地红线基础上加快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全程机械化,实施以奖代补等各项举措,稳定粮食生产,守住百姓“米袋子”。
平乐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源头镇高龙村获评高产粮食种植示范区,示范区大力推广“稻+稻+肥”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早稻已陆续成熟。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为稻谷收割按下“快进键”。
平乐县源头镇高龙村村民 陈家红:我们1200多亩的水稻(收割)只需要7天,两台收割机就可以全部收割了,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劳动成本和劳动人力。
平乐县源头镇落实惠农政策,坚持“机械强农”的理念,引入先进农用机械,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从稻田翻耕、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水稻收割等,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切实提升了水稻品质和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平乐县源头镇人大主席 陶未团:在全镇17个行政村大力推广“稻+稻+肥”双季稻轮作种植,提高良种良法技术到位率,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截至目前,该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种植粮食作物达6000亩。
“双抢”期间,全州县各类农业机械开足马力齐上阵,早稻抢收、晚稻抢种成了田间地头最繁忙的景象。
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 蒋启斌:今年我们全州县“双抢”由于推广使用机械化作业,今年的早稻收割已接近尾声,晚稻抢插工作比去年提前3到5天。
全州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种粮激励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扩种粮食面积,促进粮食增产,管好农民“米袋子”。据统计,今年全州县早稻面积35万亩,目前已基本归仓入库,预计早稻产量14.8万吨,同比增长约2.8%;目前已完成晚稻种植面积31万余亩。
入伏以来,荔浦市夏粮收获进入关键期,但是恰逢高温多雨天气,各地积极组织协调人力物力,确保收割、晾晒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荔浦市马岭镇大地村党总支部书记 韦步法:组织农机手采取人歇机不停的方式,抢抓晴好天气抢收。今年村里的水稻平均每亩产量都有1200斤。
今年,荔浦市的早稻、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1.9万亩,预计产粮8400万斤。荔浦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支撑保障作用,动员各方力量,迅速掀起抢收夏粮高潮,确保夏粮“丰收在望”变“丰收到手”。
恭城瑶族自治县全面落实水稻种植补贴政策,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了1000 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 ,今年,该县新建高标准农田超万亩,累计耕地提质改造约4万亩,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早稻收割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 江文科:现在我们所在的收割现场是我们县里面通过旱改水流转的土地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800斤,而且我们今年建设了一个水稻区域中心,这个水稻区域中心从育秧、烘干、仓储、加工为一体形成了全程的机械化作业,达到了粮食稳产增收的效果。
在永福县,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一片片成熟的早稻。稻谷颗粒归仓后就被装入车中。永福县以全县“退柑还粮”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宣传引导农户,进行低产果园、柑橘黄龙病病园、加强撂荒田专项治理等措施,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并建立了永福县2023年早稻高产攻关行动示范片,通过良种良法配套,进一步提高稻米的增产潜力。
永福县苏桥镇良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昌德:我们良村今年以来已恢复750亩农田种植水稻开展了早稻高产攻关行动示范项目,经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测定,产量达500公斤每亩左右。
在灵川县三街镇,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金灿灿的稻谷,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村委副支书 全建军:今年的雨水比较调匀,预计亩产比去年要高出一百多斤一亩。
近年来,灵川县压实田长责任制,在强化耕地保护和严守耕地红线基础上加快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全程机械化,实施以奖代补等各项举措,稳定粮食生产,守住百姓“米袋子”。
(平乐融媒体 全州融媒体 荔浦融媒体 恭城融媒体 永福融媒体 灵川融媒体 通讯员 张明韬 钟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