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龙胜:创新“民族+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年08月14日 15:33:30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周秋彤  阅读:   查看评论()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坚定不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民族+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各个领域,统筹推进,探索出一条具有龙胜特色的创新创建之路。自治县成立70多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生态旅游县”、“全国文明县城”、“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是突出彰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基石
  随着自治县的成立,全县各族人民获得了依法享有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目前全县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占到了干部总数的71.9%,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领导自治县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龙胜不断依法制订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定《龙胜各族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龙胜各族自治县关于开展“四个家园”“十六同”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法规文件,2018年重新修订了《龙胜各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其中专门有一章表述民族关系,内容涵盖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等方面;出台《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实施意见》,颁布实施了《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纳入法治化轨道。
  坚持把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还编写了《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知识读本》等乡土教材,纳入县内中小学课程,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的共识。近年来,龙胜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3个单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4名同志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1所中学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
  二是突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大好局面
  龙胜5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来往和交流中,各民族融合不断加深,渐渐形成了“水乳交融,各族相通”的关系。数百年来,各民族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形成了一家需要、全村帮忙的传统。在龙胜的村村寨寨,一直保持着“一人建房,全村上阵”的风俗。只要村里有人修建吊脚楼,不管哪一个民族,每户都派出一个劳力去帮忙;哪家有红白喜事,全村人也都会去帮忙。在该县泗水红军岩不远处的龙甸村里排组有一户特殊的家庭:全家11口人,四代同堂,聚齐了苗、瑶、侗、壮、汉5个民族。尽管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但在这个多民族家庭中,却是其乐融融,相亲相爱,曾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成为龙胜民族团结、和谐相处的一个缩影。如今,民族团结之花早已开遍龙胜的山山水水,各民族团结和睦,民族团结,就是龙胜科学发展的“核心”。
  三是突出各民族人的全面发展,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根基
  龙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教育事业方面,龙胜整合资源以“山区小财政办惠民大教育”,实现“小学集中乡镇办,初中集中县城办”。目前,全县有78所学校,在校学生2250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88%,高中毛入学率90.91%,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6.73%。在卫生健康事业方面,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18个,完成了1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108个行政村(乡镇所在地除外)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在社会治理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县、乡、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县、乡综治视联网全覆盖,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年排名全区前列,2020年首次获得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无重复上访、无集体上访、无信访积案)荣誉称号。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龙胜确立文化旅游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以“精品旅游+精品农业”为目标,以“旅游+”为主抓手,打造文化旅游示范区。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节庆、民族美食等旅游产品,推动建设龙脊黄洛长发村、泗水三门瑶医村、龙脊马海辣椒村、大柳长寿村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村寨,扩大龙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吃上了民族文化旅游饭。
  突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近年来,龙胜积极推动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后整合投入5亿多元资金,完善红军长征文化遗产廊道交通基础设施。依托红军长征沿线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上,龙胜深挖优势、突出特色。2016年龙胜被评为“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正月鼓楼节、二月祭萨节、三月长发节、四月开耕节、五月梳秧节、六月晒衣节等形成了“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的“民族百节之县”,民族节日游、民俗风情游成为龙胜旅游吸引广大中外游客的一大亮点。龙胜举办的“龙脊梯田文化节”“开耕节”“红衣节”“晒衣节”“辣椒节”“红糯节”“姑娘节”“鱼宴节”等特色民族节庆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龙胜还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全县申报获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目前已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有库藏文物352件。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其中列入县级保护名录的有31项,列入市级保护名录的17项,列入区级保护名录的12项,瑶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人,民间艺人骨干和民间文化传承人达1000余人。
(来源:桂林日报 杨辉 韦吉阳)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