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惊喜不断!封山“修炼”45年 弄岗变成绿美大方舟

2024年07月18日 09:58:12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原标题:

弄岗:“封”出个绿美大方舟

一个收存、展示了10年的蛇类标本,在定格了知名专家的目光后,带给人们的,是意外的惊喜!

2023年春夏时节,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蛇类专家丁利研究员带领团队,到位于龙州和宁明交界处的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考察。标本室里,一条看上去十分熟悉的蛇让他眼睛发亮,隔着容器看了又看,反复拍照,喃喃连声:“这条蛇有意思,有意思!”

2024年夏初,丁利委托他的学生来到弄岗保护区,从那条蛇标本上取下一点组织,带回去做分子鉴定。

5月,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经过基因测序,这条蛇是从未发布过的新种。

弄岗,被誉为中国喀斯特生物物种最后的“诺亚方舟”。经过45年的封山“修炼”,这个动植物生命储量最丰富、同时受威胁程度也最严重的生物地理区域,变成了惊喜不断的绿美大方舟。

“新种”“之最”何其多

“目前,在弄岗保护区,根据最新科研监测数据基本确定、等待补充完善必备证据后即可发布的新物种,用手指都数不过来了。”6月初,弄岗保护区科研科科长龙继凤掰着手指计算着。

迄今为止,这里累计发现并发布动植物新种100余种,其中以弄岗命名的有17种。

能够发现一个新物种,多少科研人员梦寐以求。而弄岗这个只有20多名工作人员的保护区,发现并发布多个新物种的,大有人在。

宽叶玉凤花、纹瓣鹿角兰、锦白环蛇……弄岗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晟源,从2010年至今,带领保护区科研团队发现发布了数十个动植物新种和新纪录种,外访者对此油然生敬,但他却觉得平淡无奇。

他指着连绵不绝、刀削般陡峭的喀斯特群峰说:“这些山峰,绝大多数没有人上去过;只要你上去了,总会见到没有人见过的东西。”

真的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广西最高树,同时也是中国岩溶地区最高树,就生长在一处从未有人下去过的洼地中。“2014年在巡护过程发现这棵望天树时,缺乏下到底部的条件,只是目测判断其高度超过60米。”刘晟源说。

2023年3月,在经过3年多的准备后,自治区林业局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团队,历时7天,首次下到洼地底部。通过精密仪器的全方位测量,最终得到树高72.4米的准确数字,一举刷新广西最高树的历史纪录。

“科考所需的各种设备和物资,都只能靠人背进去。从营地进入洼地底部,还要翻越两面落差超过20米的垂直崖壁,危险重重。”参与测量工作的刘晟源,讲述起科考望天树的壮举,言语中既透着对艰辛的回味,更是满满的豪情。

在弄岗保护区,创下广西乃至更大范围“之最”,备受瞩目的巨树还有不少——

树高48.5米、树龄2300多年的蚬木王,是广西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古老的蚬木,入选中国85株最美古树之列;

倒挂着生长在崖壁上,胸径近40厘米、树长超3米、树龄约300年的苏铁王,是中国“身高”最长、树龄最大的石山苏铁;

地径29厘米的金花茶王,胸径2.55米的人面子树……

“之最”数不胜数,令人叹奇。

45年好个“封”

弄岗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巨树、大树、古树、老树?

“弄岗保护区建立45年,从一开始就实行封闭式管理。想想看,45年前自然落籽长出来的小苗,到现在全都长成大树、老树了。”刘晟源从林学院毕业后来到弄岗,一干就是25年,从青年人变成中年人,目睹着保护区万物生长、自然更迭。

今年6月,由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来到保护区陇呼片区,一睹蚬木王风采。

这里完整保存着众多蚬木巨树古树,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就有4棵,被认定为广西树龄最大的古树群。树龄2300多年的蚬木王笑傲群雄,树高48.5米,胸径3米,树冠直径约28米,覆盖面积超过800平方米,堪称镇山之宝。

蚬木王底部林荫下,16年来静静躺着一根长20多米的巨大断枝,粗得一个成年人只能抱半圈。当年被台风刮断下来时,有人出价10万元想买走,无奈保护区一草一木都不得移动,只好“望木兴叹”。

5月上旬,极端天气新刮断不少树枝。尽管蚬木王千百年来已成为周边村民供奉的“风水树”,但落枝依旧不能随意清理。记者到访时,只见断枝原模原样地散落林下。工作人员介绍,此前自治区林业局分管领导已到现场了解情况,如何清理还要组织专家前来指导实施。

地跨龙州、宁明两县的弄岗保护区,成立于1979年,包括弄岗、陇山、陇呼三个片区,总面积1万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生境。

“科研人员等办好相关审批手续后,还要严格按照所批准的事由、人员、线路、时间,由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路同行,才能进入保护区。如果要采集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样本,还必须申报采集证。”弄岗保护区办公室工作人员吴珊介绍。

45年来,弄岗保护区从早期“严格边界管控,严防死守确保资源安全”,到如今“举红旗,守青山,兴弄岗,筑屏障”,跟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日益成熟。

200多部红外线监测仪按公里网格布点,对野生动物实行常态化监测。

在全区自然保护区中,弄岗第一个实现红外相机监测全覆盖,并率先进行数据化管理。

共建自然保护小区,是弄岗保护区在周边社区实行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创新性举措构建起了环境保护区缓冲带。

经过多年努力,位于保护区界外的“缓冲带”,生物多样性跟保护区内已经相差无几。

最新数据表明:弄岗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从初建时的7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8.8%;植物种类从1454种更新到1842种,增加388种;脊椎动物从113种更新到429种,增加2.8倍。

人与自然“和”而“合”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弄岗穗鹛,其貌不扬却名气很大。

“因为它是新中国鸟类专家发现并命名的第一种也是至今唯一一种鸟类。”弄岗保护区社区宣教科科长农正权给记者讲了个故事,一位世界知名的欧洲观鸟专家,不远万里飞来中国,又千里迢迢直奔弄岗,只为亲眼观察这一稀罕之物,“观”的过程“仅仅”或者说“足足”半小时,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在弄岗保护区,稀罕之物令人向往,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130种;更为珍贵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19种。

这些国宝,大部分在保护区建立45年间先后被发现,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持续壮大。作为人类近亲的灵长类动物,更是从保护区建立之初4种增加到现在7种。

如今,这个被悉心呵护的绿美大方舟,既成了国宝级野生动植物荟萃地,同时也成为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新家园。

地处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弄岗保护区,与中国林科院、北京国家植物园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众多专家学者竞相在其中开展研究,累计发表科学论文8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

2008年,弄岗穗鹛的发现,让弄岗保护区声名鹊起。紧邻保护区边缘、常有珍稀鸟类现身的弄岗村热闹起来,观鸟爱好者、摄鸟发烧友、大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纷至沓来。

观鸟经济,带来了人流,更带来了乡村的发展。截至2023年底,保护区周边先后有10个村屯344户1422人参与观鸟摄鸟服务或从事相关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观鸟产业经济带,被称为广西生态脱贫的成功典范、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全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我在龙州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常在保护区外的一些地方见到一堆堆珍稀鸟类羽毛,这都是被偷猎者拔下的。”弄岗穗鹛的发现者、广西大学教授周放感慨,现在再到龙州,彻底变了,再也见不到偷猎鸟类的情况,人人都在自觉保护鸟类。

“食鸟肉、用鸟羽,变为用好鸟类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原始古老的低级利用上升为生态文明的高级利用,这一改变,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周放一语中的。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