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因地制宜,抢抓农时,推动耕地高效利用,让“冬闲田”变“增收田”,促进群众增收,续写增收好“钱”景。
在兴安县溶江镇司门村委台背自然村,记者看见30多名村民正在种植娃娃菜,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一棵棵嫩绿的幼苗迅速被移栽到土里。村民王连芳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给记者介绍道,他们村有20多名村民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还有收入,大家积极性很高。
兴安县溶江镇司门村委台背自然村村民 王连芳:在这里做事离家近,在这里做事也开心,我们也多一份收入。
兴安县萍姐农场负责人 马波:冬闲田种植娃娃菜,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本地的村民在家门口都有一定的收入。
正在栽种的200余亩娃娃菜的地,是刚刚整理出来的水稻田。秋收之后,不少田地处于闲置状态,该村采取“水稻+娃娃菜”轮种模式,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地多收,不仅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增收,还能改善土壤,为来年的粮食种植打下更好的基础。
兴安县溶江镇司门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常洲:我们村委盘活200多亩的冬闲田,种黄心娃娃菜,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兴安县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综合效益,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利用冬闲田发展蔬菜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下一步,兴安县将持续推广“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秋冬蔬菜种植,做到“人田两不闲,增产又增收”,架通群众增收致富路,奏响乡村振兴绿色乐章。
(兴安融媒 傅鸿元 通讯员 张华 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