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河北邢台市新河县,一村民家中的柴火灶被燃气公司贴上了封条,引发关注。
舆论纷纷提出质疑,认为燃气公司有停气的权力,但没有封柴火灶的权力。极目新闻评论员吴双建指出,一是,既然已经把用户的燃气给停了,为何又要贴封条?村民生活用灶是刚需,每天要烧火做饭。燃气公司要保障用气安全,在沟通无果后停气无可非议,但封柴火灶的行为,无疑激化了双方矛盾。甚至,还给人“不能用柴火灶,只能用燃气灶”的观感。燃气都停了,安全隐患就消除了,给柴火灶贴上封条意义何在?二是,燃气公司有无权力封灶?据了解,当地燃气事宜属于住建部门管理,燃气公司哪来执法权呢?燃气公司和村民之间是合同协议关系,如果有一方违约,根据协议处理就可以了。说句大白话,面对安全隐患,燃气公司可以停气消除安全隐患,但手不能伸到柴火灶上去。
燃气公司因安全隐患对村民家灶台贴封条并停气,做法虽符合行业规范,但应更注重与用户的沟通与指导,帮助用户理解并整改,而非简单停气封灶。用户安全至上,但服务方式也需人性化,确保民生不受过多影响。双方应共同努力,消除隐患,保障用气安全。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普及燃气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燃气安全意识,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
总而言之,政策落地执行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实际的生活需求,多加引导才能有效果。
(作者:李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