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筑牢基层慢性病防治“健康保障线”——国家卫生健康委扎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新华社记者李恒
立春刚过,气温多变,往年这个时候,73岁的王淑会总会担心慢阻肺病的老毛病发作。但今年,她的心踏实了许多。
自从202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全国约1亿慢阻肺病患者,将逐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生上门检查和健康随访服务。
慢阻肺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达13.7%,该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的“三高”特点。但防治过程中,这个病又面临“三低”困难:公众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测率低、基层规范治疗率低。
202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王辰等5位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吴浩分别提交了一份提案,不约而同地涉及慢阻肺病的健康管理,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呼吸疾病的知识水平和照护能力”“加强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促进基层呼吸系统疾病的筛查、诊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于2024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并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明确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绩效目标和质量控制要求,指导各地规范开展服务。
王辰和吴浩等委员倍感欣喜。他们发现,文件充分吸收了自己提案中的多项建议。
不仅仅是慢阻肺病,每一项代表委员的“关切小事”,都是事关百姓的“健康大事”。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共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805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643件,其中主办706件,涉及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保障重点人群健康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等内容。
筑牢基层慢性病防治“健康保障线”,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与评价,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加大对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在建议提案办理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建议提案切中要害,为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他们通过电话、短信、邀请座谈、调研等多种途径与代表委员逐一沟通,认真解释政策,介绍工作进展,争取代表委员的理解和认可。
关乎民生福祉,提升服务能力。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累计与代表委员沟通1800余人次,邀请代表委员调研、座谈49人次;共采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589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45项。
“目前建议提案已经全部按时办结,代表委员均表示满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千方百计为代表委员依法履职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融入卫生健康政策规划,转化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