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心之所向 美在广西丨民族风情增添“夜经济”新魅力

2025年03月19日 11:14:08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所属分类:相关新闻  编辑:韦虹钰  阅读:   查看评论()

3月9日19:30,夜幕降临,南宁西乡塘区的相思小镇灯火璀璨,亭台楼阁的轮廓在夜色中越发古典。

来自湖南郴州的雷女士和林女士,身着唐朝服饰,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起Pose。结伴到广西旅行的第三天,她们专门安排了一天到相思小镇打卡拍摄古风写真。雷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在网络上刷到相思小镇的夜景,觉得很漂亮,提前策划了今天的旅拍行程。”虽然天空飘着小雨,春夜的寒意挡不住相思小镇游客夜拍的热情。在同一个地方,准备拍闺蜜写真的小李和小熊烫了卷发做好“西域公主”的造型,披着外套“候场”;游廊上穿着苗族服饰的女孩倚在美人靠上,等待摄影师按下快门;中心广场灯笼墙下,身着大红战国袍服的姑娘对着镜头嫣然一笑……游走在夜幕下的相思小镇,仿佛穿越了不同场景的电影片场。

相思小镇运营经理兰丽告诉记者,小镇几十家旅拍店客源不断,夜景旅拍是景区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在这个被网友们誉为“都市里的民族风情秘境”的地方,除了旅拍外,扎染、竹编、团扇等非遗体验项目,是游客在小镇上能享受到的另外一种民族风情盛宴。每天从下午两时后,小镇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直至夜晚达到峰值。兰丽介绍,2024年相思小镇客流量达到370万人次,营业额1.5亿元,夜间经济的贡献占70%以上。

南宁市相思湖畔的相思小镇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人们逛夜市、品美食、赏灯光秀,“夜经济”持续升温。喻湘泉 摄(资料图)

“月亮光光照墙角,妹在门前岩板坐。弹起琵琶轻声唱,等着阿哥来看我……”每晚华灯初上,三江侗族自治县侗乡鸟巢剧场内,侗族大型实景演出《坐妹三江》准时上演。该剧以侗族婚恋文化为主线,沉浸式演绎侗乡“行歌坐夜”浪漫习俗。来自山东青岛的游客张玲观演后感慨:“演员的华丽服饰和炫动舞蹈,都让人仿佛穿越到侗寨之夜,尤其是多耶互动环节,既有文化深度又有参与感,令人如痴如醉。”

坐妹三江实景演出。图源坐妹三江微信公众号

2024年《坐妹三江》累计演出336场,观演人数超7.45万人次,直接票房收入近1200万元,同比增长4.58%。《坐妹三江》演出所在的月也侗寨景区,依托“演艺+文旅”模式,衍生出侗族百家宴、斗牛比赛、民俗手工艺市集等夜间消费项目,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体验。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罗如芹表示:“《坐妹三江》坚持天天演,不仅留住了游客,还让许多年轻人重新认识侗族传统文化,侗族大歌、侗族服饰等非遗技艺得以焕发新生,有力促进民族地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同样是广西夜经济“金字招牌”的还有阳朔《印象·刘三姐》。这个以壮、瑶、侗等民族风情融入漓江自然景观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以来,累计演出8000余场,经久不衰。今年春节期间,就已接待观众5万多人次,营业收入近千万元。推动了当地旅游接待模式从“一日游”到“多日游”的转变,直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印象·刘三姐》演出。景区供图(资料图)

此外,在巴马赐福湖景区上演的《梦·巴马》,将瑶族婚礼、铜鼓舞、补粮、天浴等民族文化以歌舞的形式融入水波实景演出,填补了桂西南“夜间游”的空白;位于北海合浦海丝首港景区的《水与火之歌》,以海、岛、港、船、街、楼等为舞台,将歌唱、舞蹈、戏剧、曲艺、杂技、魔术融为一体,为游客呈现一场多重体验的艺术盛宴……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蓬勃发展的夜经济业态中一块亮眼的拼图。

非遗文旅产品,目前是广西夜经济的“爆款”。今年春节期间,广西举办了100余场次的非遗节庆活动,南宁市的“邕城粤韵贺新春”活动、柳州市的苗族系列坡会群、桂林市的走牌灯等,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全区各类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超2100万元。连续举办了3年的“广西美味 百县千菜”非遗美食展评活动,评选认定两批共计172家非遗美食体验店,非遗美食餐饮品牌,繁荣了广西的“夜食”特色餐饮市场。

今年以来,随着“广西旅游年”的持续推进,“活力夜广西”嘉年华举办,广西夜生活地图指南发布,一批深夜食堂、夜广西LIVE秀等特色“夜演”“夜购”“夜娱”“夜食”创新产品相继亮相,广西城市烟火气更浓郁,文旅消费更火爆……夜经济已成为广西文旅产业发展一道靓丽风景。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