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临桂区:五通桐山窑 还能走多久

2017年04月20日 09:01:54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新闻热点  编辑:张鸿燕  阅读:   查看评论()
  在临桂区五通镇桐山村委桐山村,有一种叫桐山碗的粗陶碗,因其做法简单,价格便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备受欢迎。周边农村操办红白喜事,就用桐山碗作为宴席装菜的器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桐山碗因制作工艺粗糙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4月1日,五通镇桐山村委桐山村的制陶师傅正在将覆盖在土窑上的柴草搬开,师傅们告诉记者,他们要开始今年烧窑制碗工作,这次点火是桐山窑今年的第一把火。
  临桂区五通镇桐山村制陶师傅 苏玉连:“把茅草搬完就从这里烧,(这里)烧两三个小时可能,做好才装窑,装好就烧,烧三天三夜72个小时,又隔三天三夜才出窑。”
  苏玉连介绍说,桐山村的这一口窑叫龙头窑,记不清什么年代就开始有了,大概是古义宁县乃至整个临桂区留存下来以古法烧制陶器的唯一一座陶窑。窑的直径大约2.5米,长约10米,窑身上面瓦檐遮盖,窑头、中间共计有19个火眼和窑口,窑尾为烟道,用岩石、红砖和黄土垒起来的窑身已经十分老旧,远远望去似一条伏地喘息的苍龙。
  由于是今年的第一次点火,苏师傅几个人就决定在这里吃午饭,以便赶在好时辰点第一把火,以图吉利。因为要三天三夜不间断地烧火,吃过午饭,苏师傅他们决定用抽签的方式来落实排班人员。苏师傅抽到了一号签,他清理好第一个窑口后,便在龙头窑洞里点燃了今年的第一把火。龙头窑有19个窑口,同时烧火三天三夜,需要烧掉一万多斤的柴草。
  据了解,桐山碗制用的材料是当地的黄泥土、或红泥土,制作要经过取泥、踩泥、装模、晾晒、装窑、烧窑、出窑等几个过程,制作桐山碗的工具十分简单,都是师傅自己亲手设计的。泥巴需经过用牛踩,用脚踩和匀粘稠后才能制碗。将一团黏土放入模具中,快速转动轴盘,用木质的轴杆轻轻放在模具中心,大约30秒的时间,一个碗坯子就成型了,放在太阳下晒干后轻轻将碗边的棱角刮掉,就可以装窑烧制了。
  临桂区五通镇桐山村制陶师傅 苏玉连:“一般卖去哪里呢?卖去宛田,供不应求,哪时烧出来打电话就来要了,好多钱一个?一块六七,用来做什么呢?办酒席,蒸菜。”
  经过三天三夜的烧制和三天三夜的冷却,4月8日,是出窑的日子,一大早制陶师傅们就来到龙头窑边,准备出窑。苏师傅的妻子先用工具打开了窑口,窑口呈“U”字形,一次只够一个人进出,不一会,一摞摞整齐的桐山碗便呈现在大家眼前,一部分“私人订制”的碗底还刻上了姓氏,由于制作桐山碗用的黏土里含有细沙,所以成品看起来略显粗糙,釉色光亮,同是一口窑烧出来的碗,品相却略有不同,但也都是质量过关的成品。
  苏师傅告诉记者,制陶是一件苦差事,也是个凭经验和眼力吃饭的活计,他家祖辈都在桐山制陶,十多岁的时候他便跟着父辈们学习烧窑制陶技艺,传到他这里也不清楚是第几代了,现在的年轻人也没人愿意学,整个村迄今仅剩苏师傅他三个人还在坚守。
  临桂区五通镇桐山村制陶师傅 苏玉连:“没得人了,最年轻就是我,没得人来学了的,可能失传了哦,他们两个如果没来就失传了,没人来了,失传也可惜,可惜也可惜不来,传了起码有一百多年了到现在,到这这代失传就没什么好了。”
  记者了解到,桐山村烧窑的历史至少有几百年了,算是一门传统技术,最鼎盛的时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时候,当时他们村里上百户人都从事这行以赚取工分,而且烧制的品种也较多,有酸坛、豆酱坛、豆腐乳坛、酒坛、油坛等,为了补贴家用,村民们还经常挑着各种坛坛罐罐到处赶圩去卖。如今,只有少部分的人还在使用桐山碗这样的粗陶碗,桐山村每年也只烧两窑,每窑两万只,苏师傅说,一旦这个缺口饱和,桐山碗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做下去,这项传统的技艺也不知会不会逐渐消失。
(临桂台 秦丹 赵兴平)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