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村位于湘漓东北部,距镇政府10公里,县城12公里,是自治区“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双河村目前拥有党员119名,设村党委1个,党支部4个。全村17个村民小组,共4932人,贫困户92户(312人)。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村立足实际,通过“321”结对帮扶,户户发展产业,逐步增加农户稳定性的收入。2018年双河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目前双河村只有4户11人未脱贫。
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委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思路。双河村的村集体收入取得飞跃式发展,2016年以前还是空壳村的双河村在2019年收入超12万,预计2020年村集体收入将达到20万元,由原来的贫困村一举成为了全区集体经济的示范村。
为了不让村集体收入受到影响,村委专门组织人员对6亩水田中的福寿螺进行了消杀工作,同时还会发安排工作人员每天对这些福寿螺卵进行清理,管理的细致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仅仅去年这6亩水田就为村集体增收了1万多元。
而这也仅仅是村集体收入的一小部门,为了扩大创收渠道,双河村委通过修建村集体超市,发展线下实体经济,对外承包经营,收取租金创收;与县邮政公司签订联营协议,共同建设“邮乐•乡村” 综合服务站,通过线上商城,发展农村电商,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把本地的柑橘、鱼干、香菇等土特产,远销外地,培养本地“土品牌”。大量的网购产生巨大的网络流量,实现变流量为资金。
与此同时,双河村结合本地光照时间长的实际情况与兴安县光伏企业的先进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强强联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投入资金41.5万元,向桂林尚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最先进的光伏发电设备,共安装50千瓦,只要有光照,去年光发电给村集体带来的收入就达到了5万左右。此外去年双河村还投资凤电投,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来源。
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为村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其中包括提供8个公益性岗位给贫困户,带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唐真洪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还将扩大项目,计划建设柑橘打蜡厂和冷库、增加水田承包面积喂养小龙虾、承包学校食堂等,促进集体经济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