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追寻红色足迹】 走进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2021年05月21日 15:12:51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刁一真  阅读:   查看评论()

      青山有幸埋忠骨,长征精神代代传。

      细雨蒙蒙,湘水汤汤,丰碑矗立,浩气长存。4月27日,记者一行来到广西桂林灌阳县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重温历史,缅怀英烈。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吴明江摄

      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的重要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为了掩护主力及由中央领导机关编成的军委纵队抢渡长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红三军团所属3个团在新圩与桂军7个团进行了4天的浴血奋战,完成了阻击任务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新圩阻击战情景展区。吴明江摄

      因形势紧迫,红军撤退时有100多名红军重伤员来不及转移,被敌人缚以绳索,活生生投入酒海井而壮烈牺牲。为缅怀先烈,告慰英灵,2017年8月13日,灌阳县启动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在井下地下暗河弯道处清理出20余具人类骸骨。同年9月26日,灌阳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将酒海井第一批红军烈士遗骸安葬到红军墓中,让红军烈士入土为安。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下立湾屯的村民蒋美英今年已经79岁了,她的父亲当年曾经在临时救护所亲眼见过这些受伤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年轻战士宁死不屈,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践行着“誓死保卫党中央”的铮铮誓言。蒋美英老人动情地说:“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新圩阻击战中,被称为“绝命后卫师”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人截断,几乎全部牺牲。师长陈树湘在突围时因腹部中弹不幸被俘,宁死不屈的他用尽全身最后力气绞断自己的肠子英勇就义。“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灌阳县湘江战役红色文化传承中心副主任范海云讲到这段历史时眼泛泪光,忍不住哽咽:“我们要牢记这段红色的历史,红色的故事,学习革命英烈勇于牺牲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让长征精神世代相传。”

陈树湘断肠明志主题浮雕。吴明江摄

      陈列馆里,还有一面褪色的红旗显得格外特别。在新圩阻击战中,一名受伤的红军战士被灌阳县枫树脚屯的黄和林夫妇搭救。临别时,红军将贴身携带的红旗送给了黄和林,并对他说:“你将这面红旗好好保存,等到革命胜利了我会回来取。”为了保护红旗,黄和林拿两层布将它紧紧包好,又拿了1个小木箱,将它藏了起来。1941年,黄和林老人去世前,将装有红旗的木箱交给儿子黄荣清和孙子黄光文,嘱咐他们认真保管。怕被敌人发现,黄荣清又把旗子涂黑,1944年为了躲避日本人,他什么东西都不带,只背着那个小木箱躲到了山上。解放后,老人依然精心地收藏着红旗,每天都在盼望着当年的那个红军战士能回来拿红旗。直到1979年,孙媳才将红旗上交到灌阳县人民武装部。当年的一句承诺,黄家3代人,坚守了45年,他们守护的是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现如今,红旗虽然褪色,然而浓浓的军民情谊不会褪色。不远处的青山上,春笋破土而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诉说着英雄的故事,一山一石皆是历史的见证,鲜血和赤诚凝聚的长征精神也必将世代相传。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

(责编:王功孝、陈露露)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