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贵州毕节一户人家办酒席,被挂着工作证人员往食物中撒盐”的视频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热议。1月31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1月30日,我县小海镇某饭店有村民为其孩子举办“剃头酒”。闻讯后,小海镇副镇长赵某带领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劝阻,过程中沟通不畅,发生往食物中撒盐等不当行为。小海镇党委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要求作出深刻检讨。相关人员已于31日向村民致歉,并获得谅解。
事件一经发酵引发网友们热议,有网友认为,小孩“剃头酒”是否是陋习先放一边,副镇长用撒盐来劝阻是一种明显浪费食物的行为,不仅是可耻的,若是严重,更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样的“以暴制暴”,本身比陈规陋习更糟糕。还有网友认为,任何行政执法行为需要法律授权,没有法律授权,就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如果认定撒盐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倘若没有,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就是对私人财物的破坏。而贵州的网友认为,酒席文化已经严重失控,一年之中酒席数量多到令人发指,理由更是离奇,让人苦不堪言,现在有这么一位敢做敢当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勇敢地站出来,是当地的福气。
各种“无事酒”早就让群众反感,在“2023年全年农民增收7.6%”的新闻热搜下就一条是“农村地区的人情客往负担较重降低了农民增收的获得感”。然而,改变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强硬,而是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达成共识。
涵养文明新风,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地治理陈规陋习要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明确基层执法的行为,同时创新引导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让邻里守望、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新风尚在广袤乡村蔚然成风。
南宋著名大诗人陆游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当一个民族追求奢靡,互相攀比,浮动于人们内心的不会是真正的人情,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亲人的疏离,金钱的膜拜,对社会规则的践踏。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治理陈规陋习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村规民约实起来,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作者:欧远宁)